報載國民健康局草擬不孕症治療補助措施,希望提高生育率。
筆者樂見這項措施,因為兩年多前總統大選,民間發起「希望地圖」活動,「將不孕症自費醫療支出納入健保或育兒補助」是民眾票選的第一名,也就是說,目前有許多夫婦「想生」卻生不出來,但不孕症治療費用讓這些夫婦喘不過氣來。
這種情形存在已久,為何拖了兩年多才要研議這項措施?如果相關部會官員能站在百姓立場思考,早就可發現不孕症夫婦才是「最想生」的族群,只要將催生經費用在他們身上,不僅能給予他們希望,還能緩解少子化,但事實證明,官員一直把心思放在最不想生的族群,難怪百萬獎金徵求生育口號反應冷淡。
筆者認為,政府提高生育率,改善社會、經濟環境治本之道,但緩不濟急,希望補助措施能通過,使不孕症夫婦有機會生育,創造政府希望也能達成的雙贏。
季仲(高雄市/文字工作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