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】惡水來,安養院老人驚惶困水中,是誰的錯?社會輿論一面倒向安養院的缺失和政府的監督不周,不過老人基金會卻認為:「與業者和既有政策無關,關鍵在誰都沒有料到會淹水,若要揪出罪魁禍首,也許該歸咎於地方疏濬工程的失敗。」
「院內淹水、老人無法逃脫,並非完全歸因於院方人力配置不足或有重大缺失。」服務老人長達二十四年,為協助安養機構立案,規畫全國安養護會議活動,有十二年豐富經驗的老人基金會表示,安養院是合法立案的機構,一切都是按照政府規定,也都有通過檢驗。
人力配置一直是安養院的隱憂,癥結點在「薪資談不攏」,基金會解釋,政府規定不能使用過量的外籍勞工,而二十四小時安養機構最需要的人是能長時間提供照護,然而雇用受訓的台籍照護者,不僅成本高,又多不願意排班,雖然能力可勝任卻不容易指揮。
在專業度方面,難的照護本來就沒有幾人會,而簡單的就算是外勞也學得來,所以安養院議題很少針對專業性探討,人力多雇外勞,雖然違法,卻也是不得已的生存之道。
基金會指出,老人困水中有四點值得檢討,其一,安養院移動床位,必須得到負責人的允許,如果負責人不在,誰可以做主?其二,水來得太快,就算是一比一的人力配置,可以把床移到哪個空間?院外同樣淹水啊!其三,合格的安養院應該有逃生措施,但淹水需要大型電梯,或者緊急升降梯、病床的升高設備,哪個安養院可以添購?其四,管理安養院的法令中,沒有提到淹水設備的限制,所以安養院不違法。
老人基金會認為,南部水淹安養院,不是安養院有沒有人道的問題,而是一個警惕,表示政策應該要修得更完備,從前沒考慮到的,現在該考慮修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