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允許每人各自帶一個「字」來,聽人說文解「字」,新鮮有創意。
我是這樣開場的:

剛剛我沒加入大夥的「下午茶」聚會,因為我只想一個人靜靜的思索。今天這場「海峽兩岸社區讀書交流活動」的閉幕會,我應邀說話。來上海已經五天了,在會場聽了兩岸代表們不少的言論,也走馬看花參訪一些社區。更看了一天的「世博」,今天早上還到「靜安寺」,吃過午飯逛了「新天地」……整個思緒還回不來,緊接著來到靜安學院參加閉幕典禮,到底我要說些什麼?
其實,在台灣時,行前,我們十個人都各自有些準備,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,因為兩岸交流要發言的人不少。不過因緣際會,閉幕式竟然找上我。
思前想後,我覺得原先準備好的材料———滿載生命的律動」從《讀書會任我遊》到《讀書會加油站》,已不是那麼重要,非得報告不可……。
我倒是想說說這幾天「上海行」的心情。
這會兒倒是有兩個字一直在我腦海裡轉,一個叫「大」,另一個叫「和」。
昨天我逛了上海的世界博覽會,儘管手上有官方的導覽手冊,也有入園後的園區地圖,更有精采看點的分析,但一進園裡我整個傻住了,據後來官方統計,當天就有四十多萬個人在場內,而沿著黃埔江分成浦東和浦西,再細分有片區、片區、片區……好大呀!我已經無從細數,到底總共有多少展館……很多展館門口長龍一條接一條,告示的牌子標示要等候四小時才能進場,我差點沒昏倒,何況天公不作美,雨水不停……從北京之前辦的「奧運」到今天上海辦「世博」,在在驕傲了中國人,一個泱泱「大」國充分展現。
我看到的是一個很「大」的中國,「大」代表多、廣,「大」代表格局、包容。
但今天午餐後,我們瀏覽上海另一個景點叫「新天地」,據說是老式的石庫門屋子重新包裝過,當我走在那一條條小小巷弄間,一間間精緻的小店讓人目不暇給,「新天地」比不上「世博」,小巧玲瓏,讓我聯想到我來自的國度台灣,他真的是小小的,但小而美而精緻。
大有大的宏偉,小也有小的巧妙。
此行,我的行李箱裡帶著一本書《萬象歷然》,此時此刻,借書中幾句話,我朗讀給大家聽:
「為何孔子身處春秋晚期的禮崩樂壞,而他老人家又宛若喪家之犬般奔走於列國,但我們讀論語,卻完全嗅不出半點心焦神灼,也壓根感覺不到孔子的憂戚惶惑,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坦蕩蕩的清和老者,與他那班學生在尋常光陰中恬恬愉愉,那景象完全是一派風和日麗,儘管身處亂世,但我們清楚看到,兩千五百年前的孔氏門庭,有光陰徘徊,孔子的心中有著一個清平世界的秩序。」
「孔子是個文藝者,但他高於文藝者,他這個人大。好的人、好的作品一定大,而作者身處時代,又能高於時代,方可成其大。」
我之所以一定要朗讀這一大段,只是期許在場的身為讀書會的帶領人格局要「大」,更何況海峽兩岸的領導人格局更要「大」……。
「大」之外,我更想說「和」字。透過社區拜訪,我收到一本書法墨寶,光是一個「和」字就有一百種寫法。看到這次世博的吉祥物「海寶」說:「全世界的人要相互支撐,人與自然,人與社會,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,美好生活就在其中。」
是的,世界需要「和」,社會需要「和」,家庭需要「和」,人與人間需要「和」,但我更想說的是海峽兩岸更要「和」,請允許同中存異,互利雙贏,「和」而不同。
是呀,我不會說什麼大道理,只因此次上海行,走了一些地方,遇到一些人,聽了一些話,有感而發,願以「大」、「和」兩字期許自己,也互相共勉。
走筆至此,為「讀書會加油站」帶來靈感,何不偶爾允許參與讀書會的每一個成員各自帶著一個「字」來,每一個人欣賞的「字」必然有時空背景和心情因素,聽人說文解「字」,既新鮮又有創意。
不是嗎?每年終結,媒體就會報導,總有一個字用來形容這一年的總帳,以二○○九年為例,不就得了一個「亂」字。我祈禱二○一○、二○一一……是否會有一個「和」字、「清」字、「安」字、「閒」字……出列。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