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香酥酥的咖哩酥皮餃,很適合餐跟餐之間當小點心,尤其是孩子放學,一進門飢腸轆轆時,廚房飄出陣陣香氣,孩子們鐵定吃在嘴裡滿足在心裡。 
咖哩含有「薑黃素」(curcumin),具有行氣、活血、止痛的作用,據說每周吃二 三次的咖哩,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,搭配酥皮很對味。
如果不喜歡咖哩口味,亦可包入素料,例如:紅豆泥、綠豆泥、芋頭泥、地瓜泥;或是鹹的玉米粒、木耳、彩椒等,全切成丁炒一炒,平日沒吃完的剩菜,只要不是湯湯水水的皆可做喔。
酥皮、紅豆泥、綠豆泥、芋頭泥、地瓜泥,在大型材料行或素食材料店都買得到,各家烤箱難免有些微誤差,第一次做請以「目視法」輔佐。
材料:(外衣)酥皮
一般口味:紅豆泥、綠豆泥、芋頭泥、地瓜泥
咖哩口味:香菇、蔥末、豆乾、素火腿、紅蘿蔔、馬鈴薯、青豆仁、粉咖哩(有特辣、中辣、小辣、甜味可選擇)
做法:
1.酥皮自然退冰後,大張的話一切為四(水餃皮大小),然後將餡料擺在酥皮中間,先對摺成三角形壓緊(似水餃狀),放進烤盤,上頭刷上蛋黃液即可進烤箱。
2.烤箱預熱十分鐘,二百度烤約二十分鐘即可。
咖哩內餡:
1.紅蘿蔔、馬鈴薯先切丁蒸熟,青豆仁先燙熟,香菇、豆乾、素火腿切丁、蔥切末。
2.起油鍋爆香香菇,香味出續下豆乾、素火腿,待豆乾炒到少許焦黃,下咖哩粉炒香(此時放少許水否則會很乾),接著下紅蘿蔔、馬鈴薯、青豆仁,以鹽巴調味後起鍋前撒上蔥末拌勻,待涼就可以用酥皮包嘍!(熱熱的包容易破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