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遊民 苦讀上哈佛

 |2010.09.28
3460觀看次
字級

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「我曾是那種你們在路邊看到,會投以嫌棄目光的遊民。」美國女子莉茲(Liz Murray,見圖/取自網路),哈佛大學畢業,自傳一出即攻占暢銷書排行榜,談的不是如何進入名校,而是「改寫生命」。父母生前都沉淪毒海,莉茲直到十六歲仍流落街頭,但她在絕望中力爭上游,衝破黑夜。

二十九歲的莉茲是紐約人,從她懂事起,就看著爸媽吸毒,也見過他們變賣教會送的火雞、花掉政府發放的福利金,全是為了買毒品。

她和姊姊從小捱餓受凍,她說:「我們常吃冰塊,因為很像真的在吃東西,也會擠牙膏當晚餐。」

莉茲說,小時候她全身長虱子,同學受不了她的臭味,排擠、欺負她,她只好休學。母親手臂布滿針孔,還需要女兒照顧她的生活。結果,母親在莉茲十五歲時,感染愛滋病去世。

之後,父親住進勒戒所,姊姊睡在朋友家,十六歲的莉茲成了遊民。她晚上睡在火車站或公園裡,偷食物果腹、被遊民欺負。她不想步上父母的後塵,決心「用知識改變命運」。

莉茲十七歲在夜校念了兩年,完成高中學業;之後拿到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,進入哈佛大學。二○○三年,她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就近照顧父親。父親後來也因愛滋病去世,她回到哈佛,去年畢業後繼續讀研究所。

莉茲知道自己的故事應該能鼓勵人心,於是出版自傳《Breaking Nights》,分享她從無家可歸到進入哈佛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