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窗下思潮】明哲保身

常恕田 |2010.09.27
901觀看次
字級

清雍正年間的大將軍年羹堯在鎮守西安時,廣求天下賢士,厚養幕中。有一位舉人叫蔣衡,應聘前往。年羹堯喜愛其才,對他說:「下科狀元一定是你的。」

年羹堯說話口氣如此之大,正是倚仗他自己的功勞及與皇帝的特殊關係。蔣衡見他威福自用,驕奢之極,就對他的同僚說:「年羹堯德不勝威,當今萬歲英明神武,年大禍必至,我們不可久居此處。」他的同僚不以為然:年羹堯的權勢正如日中天,多少人巴不得投奔到他的門下呢!

蔣衡不顧同僚勸阻,執意稱病回家。年羹堯挽留不住,取一千兩黃金相贈,蔣衡堅辭不受,最後在年的堅持下,只接受了一百兩。蔣衡回家鄉不久,年羹堯果然出事了,牽連了不少人。年羹堯一向奢華,送人不到五百兩黃金,從來不登記,蔣衡因為只接受百兩之贈,從而確保自己平安無事。

如此看來,蔣衡還算個明白人。但是,他又是不完美的,他「合理」地鑽了「制度上」的空子。他的「明哲保身」還是消極的,與大名鼎鼎的司馬遷「不讓汙點沾身」相比,有很大距離。

西漢漢武帝劉徹在位時,司馬遷任太史令,負責編寫《史記》。一天,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派人送來一件禮物。司馬遷的女兒打開精緻的盒子,不禁驚呼起來:「太好了,真是稀世之寶啊!」這盒子裡放著的正是一對世間罕見的玉璧。

司馬遷見過無數的珍寶,從來不屑一顧。他見到這對玉璧感慨萬千,頗有觸動道:「這樣圓潤,這樣光潔,真是『白璧無瑕』。玉璧如此,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?我是一個平庸而品位低下的小官,從來沒有人敢以白璧自居,但如果收下這樣的禮品,我身上的瘢痕汙點就增添了一分。」

他思忖著,叫女兒包好玉璧,交給來人帶回。

司馬遷的偉大,不僅是因為他編撰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《史記》,還在於他人格的高尚。他在權勢面前不低頭,在美玉面前不動心,始終恪守不讓汙點沾身的人生準則,因此才活得坦然自信,死後才名垂青史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