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在京都,翻開每個月的市集行事曆,會發現一般旅客要在短短行程裡取捨去哪個市集好,真是天人交戰啊!太多選擇,有時變得反倒難以選擇。比較特殊的市集多半演化成現代商區,所以,要逛相關類型的骨董市集,最有名的就屬每個月第一個周末才開張的「東鄉神社骨董市集」了。
因市集很小,所以,可採先瀏覽大約逛過後再逐一過濾、鎖定目標的方式。較能專心端詳骨董物品,不過,下手也要快!因假日的市集,到處充滿外國觀光客,大家都是衝著尋找稀有珍品的態度來逛的。
我喜歡的生活器具是茶道用具、園藝用品、廚房用品等等,尤其喜歡買玻璃瓶子。找喜歡的器具實在非常過癮!眼光要像是削過鉛筆的筆尖,銳利!橫著掃、縱著掃,把檯面上、檯面下、掛著的、躺著的、塞縫裡的,全都打量過。當然至少也需練個簡單的日文,問個多少錢時,跟講一樣破的英文來說,還是比較好殺價。
有時會碰到非常好康的清倉品,例如碰過大正時代的火柴盒隨便賣,每一個精巧得如現代版畫的火柴盒,竟只要單個一百日圓而已,若不是擔心攜帶過多火柴盒,有如攜帶火藥,真想一箱子都搬回去呢。第一次到古材店,可讓我大開了眼界,光是五金道具就殺去我不少時間。有了非常多可以引發靈感的元素,能讓創意更加豐富,不免非常羨慕日本人啊!光是鐵釘就令我著迷,每一支釘子的仿舊手感,特意保留的接模線與呈現玫瑰花苞造型,只要隨意釘上一塊舊木條,稍稍的刷白處理,就很有味道了。
另一種只開在像是「自由之丘」這種美麗的地方,專門販售從歐洲跳蚤市場收集而來的家居雜貨,不要小看這樣的器皿,它的價格往往是新器皿的好幾倍售價呢!
翻閱法式骨董生活器具專門書,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經典元素是裝飾上的必需品,包括zakka琺瑯器、歐蕾碗、手工玻璃、藤器、亞麻製品、蕾絲衣服、陶瓷與掛勾等等,像這樣的骨董雜貨店,就像寶庫一樣,運氣好的話就能挖得好寶物回家收藏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