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綜合報導】今天是中秋佳節,埋頭猛吃月餅之餘,也來看看「月餅模子」吧。中國天津一市民癡迷收藏月餅模子,十多年來收藏了一千多個,令人嘖嘖稱奇(見圖/本報香港傳真)。
瘋狂收藏月餅模子的是天津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王來華,他自幼就對木雕製品情有獨鐘,尤其是月餅模子。這些月餅模子絕大多數都為木雕製品,大小、長短不一,形狀各異。
月餅模子既是食品加工工具,也是種木雕手工藝品,甚至還有人認為它是一種「生活木版畫」。
王來華表示,月餅模子的確包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,圖案大都以祈求吉祥如意、福壽康寧、多福多壽多子孫,以及避免災難禍端為主題。此外,由於手藝高超和設計精巧,很多模子不僅圖案寓意美好,做工也非常精美。
一般而言,不論是製作月餅模子的手工藝人、還是購買使用模子的普通民眾,他們也常常「趕流行」,喜歡在中秋節的模子上,記錄時代變遷的大事件。
在王來華收藏的大量月餅模子中,有手掌大小的模子,也有直徑達三十公分的大型模子;不僅有象徵中秋節的「嫦娥」、「玉兔」圖案,記載時代事件的模子也很多。
例如,他收藏記錄上世紀辛亥革命大事件的十幾個月餅模子上,就清晰地雕刻著民國時期的「五色旗」和「中華共和餅」的字樣。此外,還有記載一九五○年代初期「抗美援朝,保家衛國」、「技術革新」、「大躍進」等內容的月餅模子。
看著自己手裡的這些月餅模子,王來華開心地說,收藏月餅模子不僅收藏了豐富多彩的中秋佳節民俗文化,而且還收藏了庶民生活中的社會觀,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會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