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遠而言,我們該更支持菲國人民建設更可靠的政府,更有公義的社會!──李瀅銓
馬尼拉挾持人質事件倖存者李瀅銓,憶述從被挾持、槍擊發生、被送醫院,直到返回香港的經歷,在悲慟之餘,呼籲香港人不要忘記殖民時代被歧視的滋味,而遷怒於離鄉謀生的菲傭。
鄉愁詩寫不出來了,回鄉詩倒是作了不少。──余光中
82歲的余光中在大部分大陸人眼中,一直是「鄉愁詩人」的代表,但他自己卻並不完全認同,表示鄉愁詩只占詩作不到1/10,而且他的「鄉」是面向整個民族的,現在港澳都回歸了,希望將來等時機成熟,兩岸也能合為一家。
生命是如此的脆弱,卻也如此堅韌。──張芸瑋
17歲的張芸瑋是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三年級生,5歲時被發現罹患血癌,然而她以「想做的事就要努力實現」為生活信念,不僅擅長古箏、中國笛,更是書法比賽的常勝軍,假期擔任營隊義工,還計畫要學習跳舞。
所有短線的東西都不要碰!──錢致榕
政治大學講座教授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指出,目前大學教育的最大危機,是97%的修課學生都能過關,質量控制完全喪失。他叮囑學生:能力靠累積,所有短線的東西都不要碰。
我們這社會,還要忍受這樣的爛新聞多久?──蔡詩萍
「補教人生」從外遇、三角戀、艷照門,至今連父、母都搬上面,資深媒體人蔡詩萍直批這是一齣媒體也參與演出的爛新聞,他也認為家長不該放心把孩子託付給這樣的補教業者。
年輕人事業剛起步,怎能輕易滿足。──王錫圭
台南市知名書法家王錫圭總是自稱「寫字的人」,他表示藝術無止境,要寫到不能寫為止。但他有個規矩:不幫年輕人寫「知足」,並打趣說,60歲以上才有資格知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