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縣政府贈送一至七年級學生印有品德小故事的聯絡簿,將品格教育和聯絡簿結合,我認為是相當不錯的作法。
小孩子都愛看故事,如果故事簡短精要、不落俗套,且含有寓意,是能吸引孩子,北縣的品德聯絡簿幾乎涵蓋了這些,但以教育工作者的立場而言,這樣還不夠,畢竟精美的聯絡簿,從編輯人事到發行印製,經費都是民脂民膏,應該要發揮最大效用。
因此,若能結合閱讀更理想,比如減少升旗儀式與訓話時間,改為班級進行聯絡簿品德故事導讀,孩子學到了閱讀,也吸收了品德內涵;再如,從聯絡簿的故事出發,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練習寫作,像是故事接龍、故事縮寫或改寫等,可更深化孩子的學習,令大部分教師頭痛的作文教學,也有了範本與教學依據,都可一舉數得。
有時只要有一些巧思,就能增加孩子學習深度與廣度,又不增添教師教學負擔,北縣的品德聯絡簿已跨出第一步,有賴教師用心,使它發揮最大功效。
李學(嘉義市/教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