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陽平原上的身影 三之3

葉琉璃 |2010.09.15
698觀看次
字級


阿燕告訴我,她覺得自己好丟臉,這種事有什麼好掉眼淚的,而且還是在陌生人面前。回家的路上,她心情複雜的想著有機農業到底……

我能明白那種心情複雜交集的時刻,不能後退,只能前進,然而前方迢迢,還看不到目的地的影子,好幾年的日子,我不也一直在經歷這種心情?每當下了一個決定,隨之而來的,就是孤軍奮鬥的艱辛……

但是,我一直也相信,這是磨練自己成長,勇敢面對的人生機緣,因為成功與失敗,都是自己所選擇且努力的結果啊!

阿燕也一直如此相信,並堅持著自己所選擇的道路。

每一位客人,她都很感激,買賣是一回事,認同卻是最大的鼓勵,就出現了這麼一位賣金紙的太太讓她印象深刻。無意間的閒聊,知道阿燕在種有機蔬菜,買了幾次,不知為什麼就一直無條件支持著。

「一種很死忠的支持,從來也不提菜貴不貴?漂不漂亮?有什麼就吃什麼。稻米也一樣,幾乎都訂一年分的米,全家都很愛吃。有些客人會很挑剔,但他們一家人從來沒有嫌棄過,很單純的相信我,這是一種很大很大的支持。」

終於,第四年,情況好轉,而土地的復育及栽種技術,也愈來愈純熟,已經豐沃的土地,回饋給她豐美的收成。

甚至,社區裡有個協會還邀請阿燕去教課,主題是以製作有機肥的材料實地操作,還有栽培環境的認知,以及乳酸菌、酵素液的實物製作等等。來上這課程的,就是鄉里的村民,許多都是六、七十歲的長者,這些種田種了一輩子的老農夫,願意來聽年輕的阿燕講解這些農業技術,顯然,她在家鄉的努力和付出,已經受到肯定。

阿燕並不是很想去提起過去的挫折。

包括:頂著留學光環回來種田,遭受到種種奚落,鄉里有人暗地喊她瘋子,是瘋了才去花大錢學種田,拖累父母連帶遭受異樣眼光,耕種的田地常常被指指點點。以及剛開始客人嫌菜太醜,質疑和不信任的態度,帶給她更多更多的傷。

「他們只是不懂,但,他們有一天會懂。」阿燕淡淡的說。

擅長刻畫田園的畫家米勒曾說過:「我是農夫中的農夫,美術的使命就是愛的使命,不是憎恨的使命。當美術要描繪貧者的痛苦時,也不以嫉恨富裕階級為目的。」

因為是從愛的角度出發,即使要刻畫痛苦,這痛苦裡也不帶著對別人的恨。我想阿燕也是這樣的,務農是愛土地的使命,不是憎恨的使命,即使曾經的傷,在她如今的眼中,早就過去,昇華為對每個人的祝福,讓那些傷和苦成為力量,警惕著自己的心不因而退轉。

天職

一個周末,我遇到「草地狀元」的製作人帶朋友來訪阿燕,她回想起剛認識的情況:

「那時覺得她好難接近,一直拒絕我們的錄影,可是看到她照片上的笑容,又讓人很想去認識。後來才了解那段時間,她爸爸剛往生,原來不是她難接近,是我們選錯時間。」

製作群花了許多時間和阿燕溝通,以及等待,終於順利完成精采的拍攝,也因為這樣的特殊因緣,和阿燕成為好朋友。

「她內在的部分,是很誠實的人格特質,熱情的跟土地生活在一起,很困難的地方,她也覺得沒什麼,她常說:有困難就克服啊,不然怎麼辨?這是我很欣賞的部分。第一次來勘景,她帶我們到菜園裡,看到自己種的菜竟然比我們還高興,我就想:這個人是怎樣?如此樂在其中。今天我們會再來,早就忘了她是受訪者的關係,是以朋友的身分來的,她對媒體來訪和對朋友一樣,就是一樣,沒有特別招待,這讓我很安心。以我的工作性質來說,可以介紹一位很認真的人給觀眾,我感到很值得。」

製作人的說法,讓我想到作家赫曼‧赫塞的一句話:

「這世界有一種使我們一再驚奇而且感到幸福的可能性。」

我初讀這段文字,總想著:那個可能性是什麼?

後來再接觸到許多和阿燕一樣的人,默默而堅持的為地球盡心力,對我來說,使我一再驚奇的,就是這一群人的可愛與純真,地球並不是真的無可救藥因為有這麼多人在努力,每次想到這裡,那種幸福的感覺就油然而生。

還有一種可能性酖酖透過正確的消費行為,我們不只獲得健康,更支持了一個堅持的農夫有勇氣走下去,也支持了一塊土地繼續健康下去,更支持千瘡百孔的地球,有更多復原的機會。

「我的理想是……」阿燕看了我一眼。

我問她,做了這麼多年,要一直這樣務農下去嗎?總覺得阿燕不只是個農夫,她心中腦裡有許多東西,應該要能夠多分享。

「我的理想是,將來能成立教育農場。」她平平穩穩的說。

這是她計畫中的人生,可想而見,又是另一條艱辛的路程,但她不害怕未來。

「因為做農的,是天職。」阿燕說。

我肅然起敬,可不是嗎?和天地最切近,承受著天地的恩惠,也護衛著天地的子孫。

不過阿燕繼而哈哈大笑的說:

「什麼是天職?靠天吃飯的職業啦!」

噢,我也忍不住笑了,這個職業的飯碗可真不好捧,偏偏又如此重要。

但願所有正處在天職中的眾生,都能擁有歡欣喜悅、燦爛光明的人生。(完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