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】國光石化環評陷僵局,經濟部工業局昨天召開「石化工業安全與健康管理研討會」,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;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措詞嚴厲地指出,先前環保團體所謂國光石化所排放的PM2.5(細懸浮微粒)會讓國人平均壽命減少二十三天,「並沒有嚴謹的科學證據,是憑空捏造。」
興大環工系教授莊秉潔七月提出模擬評估報告,以環保署所認可的GTx模式完成,指國光石化產生的PM2.5擴散,將使全國民眾飽受呼吸道、心血管疾病威脅,也成為環團反國光石化的重要論據;但溫啟邦則認為,環境和健康風險問題應以科學實證為基礎,國光石化尚未興建、相關汙染和影響數據闕如,甚至指模擬評估只是一種統計上的操作,並不具有實際的參考價值。
溫啟邦表示,社會大眾在媒體的炒作下會將風險放大檢視,但據歐美長期的研究報告數據表示,美國石化廠員工平均壽命其實比一般民眾多三歲,甚至有很多石化廠蓋在機場等鬧區附近,健康風險值比起民眾所願承擔的數值「微乎其微」。
溫啟邦也認為莊秉潔的報告未經「同儕審過」,亦即專家書面審查過程,也缺乏合乎科學證據的最起碼條件。
莊秉潔則指其報告歷經環保署長沈世宏二度親自召開會議、國光石化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等前後三次公開討論,並非從未經專家書面審查,該論文也具備投稿國際期刊的資格,甚至國光石化也將他的報告做為健康風險評估補件的範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