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翰林品藻】謝朓的玄豹清姿

簡文志 |2010.09.10
1406觀看次
字級

謝朓(464-499年),字玄暉,陳郡陽夏(今河南太康縣)人,南朝齊詩人,為竟陵王蕭子良幕客,列「竟陵八友」之一(另七人為蕭衍、沈約、王融、蕭琛、范雲、任昉、陸倕),母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。任宣城太守,故稱「謝宣城」,與謝靈運並稱大、小謝。《太平廣記》卷198引《談藪》錄梁武帝蕭衍語:「不讀謝詩三日,便覺口臭。」李白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〉詩:「蓬萊文章建安骨,中間小謝又清發。」自喻如謝。宣州風景遒勝,謝脁樓、岳陽樓、黃鶴樓、滕王閣並稱「江南四大名樓」。

謝朓名作如〈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〉:「餘霞散成綺,澄江靜如練」形容霞披如織,江謐無痕;〈暫使下都〉:「大江流日夜,客心悲未央」,是高鳴的壯麗心情與環境變化的對應;另仿南朝樂府民歌〈玉階怨〉:「夕殿下珠簾,流螢飛復息。長夜縫羅衣,思君此何極。」後人口繞心吟,瀏賞不絕,坊間有《謝宣城詩注》。

謝朓從建康(南京)新發,至宣城赴任,以〈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〉一詩遣懷:「江路西南永,歸流東北鶩。天際識歸舟,雲中辨江樹。旅思倦搖搖,孤遊昔已屢。既歡懷祿情,復協滄洲趣。囂塵自茲隔,賞心於此遇。雖無玄豹姿,終隱南山霧。」宣城即今安徽宣城,新林處南京西南,可見此行路悖情遠;板橋浦約南京南數十餘里。

首言江水由西南入海湧歸,自己卻是辭鄉遠任,逆向朝東北溯行。行旅中,遠舟航於天際,雲水朦朧見樹,象徵離鄉愈遠,「識」、「辨」二字見其用神回望,然而家鄉如點如痕淡逝。心情憂悶,唯有釋懷,隨舟沉伏,舒捲自如。強自寬慰非首次孤獨赴任,不僅能足官祿食餉之需,又能如在滄江墟僻處清心隱世。建康城的凡囂塵事也不及我心,此次際遇亦是賞心樂事。

「玄豹」見《列女傳‧賢明》:「妾聞南山有玄豹隱霧而七日不食,欲以澤其衣毛,成其文章。至於犬豕,肥以取之,逢禍必矣。」此處取意設譬,雖然沒有南山玄豹的才智,也尚能歸息山林,能幽居遠害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