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育政策是否完善,也是影響生育意願的因素,全國教師會與幼教團體提出建言,因國內目前公私立托育園所(幼稚園與托兒所)比例為三比七,因此大部分的小孩擠不進公托,一年的學雜費相差三到四倍,而且私托的品質參差不齊,有些甚至過早逼迫幼兒學習,影響幼兒正常發展,讓年輕人畏懼生孩子。
其次,任職私托的工作者有些薪資只有一萬八千至兩萬五千元,遠不如公托,造成私托工作者高工時,待遇卻不成比例,嚴重影響教育品質。因而要求政府調高公私托比例至四比六,及增設財團法人非營利園所。
十幾年前我為大女兒找保母和托兒所,但都不理想,最後還是岳母幫忙照顧,上幼稚園時也只能選擇高價的私立園所;等到老二去年要念幼稚園時,情況絲毫沒改善,仍進入學費比大學還高的私立幼稚園。而我小時候,市區只有一家公立的幼稚園,要入學還得通過考試,沒想到三十多年後,等到要幫孩子找幼稚園時,這家公立的幼稚園已不存在了。
歐美國家相當重視托育,以加拿大為例,社區內一定會有學校,規模不見得大,但密度很高,讓家長托育方便,義務教育也持續到高中,不會感受托育困難和升學壓力,因此每個家庭都能正常生養小孩。
筆者認為,台灣雖不是社會福利制度國家,但政府應可廣設公立托兒所和幼稚園,將公立托育普及化,或把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三年,這樣應該會解決許多家庭的問題,也能讓幼教老師獲得對等的待遇,如此下一代才能獲得好的照護,家長也能無後顧之憂,若能如此,相信對提高生育率會遠比催生標語有效。
真簧(台中市/教職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