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,從數個國營事業的明年度預算書來看都將虧損,但年終獎金依慣例,績效獎金不減反增,而且虧損愈多的事業,編列的獎金愈高,立委批評社會觀感恐不好。
根據預算書,明年台電虧損高達四百七十九億元,編了三十三億元獎金,台鐵虧損近九十八億元,編二十四億元獎金,台水虧損四億元,編列七億元獎金;營運績效如此差,每名員工卻可領十萬元以上的獎金,難怪遭批評。
民間企業公司老闆以獲利多寡,決定員工獎金紅利,可是國營事業卻相反,實在不合邏輯。
行政院日昨通過三項預算案,預計明年將舉債四千兩百九十億元,足見目前政府財政困難;另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,百姓的收入和十幾年前相同,物價卻不斷飛漲,台灣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,近十一年來從三十二倍激增為六十六倍,創下新高。
基於此,吳揆裁示軍公教調薪或加發年終獎金彌補案,待政府財政收支改善時再談,但國營事業卻依然編列高額獎金,令人不解。
希望國營事業能共體時艱,績效不彰就少編列獎金,甚至不編列,幫百姓節省稅錢,並顧及民眾觀感。
法雨(彰化市/文字工作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