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花眼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宿命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提醒,有些症狀會伴隨老花眼出現:比如淚水分泌減少形成乾眼症,或是因為玻璃體水化發生飛蚊症。然而,即使老花眼出現,也不能因眼睛有問題,就都歸因於老花眼所致,反而延誤了發現其他疾病的時機。
蔡景耀建議,人到中年即應定期檢查四項指標:視力、眼壓、眼底以及做裂隙燈檢查,分別可找出是否有老花眼、青光眼、視網膜病變以及白內障,這些眼疾都會因年紀增加,罹病風險隨著升高。
雖然老花眼好發於四十歲之後,不過近年來,醫界發現罹病有年輕化趨勢,蔡景耀表示,眼睛老化速度加快,與現在依賴電腦的生活習慣有關,使得中、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,因此,不乏三十多歲就有老花眼症狀而就醫者。
養成正確用眼、適當休息的習慣,不只年輕時,可降低近視的困擾,也可預防提早老化;此外,蔡景耀也提醒,面對老花眼要有正面的認知,就像更年期一樣無可避免,透過調整眼鏡等方式,還是可以與老花眼和平共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