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】傳承一百五十六年的「雞籠中元祭」,活動繼放水燈、遊行掀起高潮後,昨晚在主普壇舉行盛大中元普度,昭請十方眾生前來聽經聞懺、享用人間祭祀,子時則以跳鍾馗儀式來「送孤」,意味中元祭典進入尾聲。
基隆市中元祭花車及放水燈遊行在二十三日晚間熱鬧登場,基隆各姓宗親會的花車藝閣爭奇鬥艷,基隆市區湧進大批遊客,將街道擠得水泄不通,隨後的「施放水燈」活動,於深夜在八斗子望海巷海邊登場,請海上眾生,接引至陸地享用普度品。
今年的雞籠中元祭的主普壇仍設在基隆中正公園,而在老大公廟及慶安宮等地亦設有普度壇場。昨晚七時不到,許多民眾已將備妥的祭品置於主普壇,供桌則依照傳統分為素、葷、西洋三連桌,亦有以麵粉雕製的魚蝦鳥獸、吉祥圖案及民間故事的「看桌」,讓前來享用普度的眾生「有吃也有看」。
普度儀式由道士掛榜、以硃筆簽押,讓民眾了解法會內容與意義後,同時也告昭十方眾生前來聽經聞懺、接受普度,深夜子時則舉行跳鍾馗儀式「送孤」。
主辦今年雞籠中元祭的吳姓宗親會表示,鍾馗傳說是唐明皇時代的終南進士,是台灣民間最重要驅鬼、除煞之神,中元普度畢至深夜十一時,先以懷柔手段請孤魂幽靈離開,最後請出鍾馗強制驅離,此一「送孤」儀式,也意味著中元祭即將進入尾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