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縣大里市瑞城國小所在地,大里市南邊瑞城里,早年的大里市歷史記載,瑞城分上竹圍,下竹圍,顧名思義是有刺竹圍環繞,而刺竹圍於昔日是重要的防禦工事,足見瑞城也是「軍事要塞」的地名。
瑞城國小於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以前還是「塗城國小瑞城分校」,七十七年才升格為瑞城國小。原本學校附近是工廠,經常冒煙,校園被籠罩在煙霧中,必須關閉窗戶才能上課,教具缺乏,要靠著老師動手製作鄉土教材,美勞教材,投影片,學校就是在艱苦的日子中成長,這在學校的校刊史上還記載著這一段「拓荒」史料,而常令人回憶懷念。
瑞城國小的校徽是由當時擔任塗城國小瑞城分校主任魏水明設計,魏主任因熟稔學校的一草一木,與學校建立深厚的感情。
瑞城國小的校徽象徵「旭日東升」,也寓意瑞城國民小學充滿活潑與朝氣,前途無可限量。中央的「民族幼苗」,取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的含義。智者樂「水」,教育資源不斷。更祈「飲水思源」,兒童不能忘本。
至於樹形「五」瓣,形如「結果」,喻學校「五育並重」,教育成果豐碩。另外,也展現了「今日我以瑞城為榮,明日瑞城以我為榮。」的精神與內涵。
瑞城國小平日重視五育均衡發展,尤以民俗運動方面,創辦有全國第一個國小民俗特技團,屢次參加全國的比賽,抱回大獎,而馳名中外。跳繩隊因為表演技術的精湛,神乎其技,在中部縣市參加跳繩比賽總是常勝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