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在訂購生機產品時,包裝條碼上除了價錢外,還有一個九碼的「品質監測碼」,民眾可以在九碼「有機履歷表」中查到玉米、番茄的產地來源、農地資訊、水質土壤分析報告,以及玉米、番茄接受的檢驗合格報告。
市面上的有機食品一定是「有機」嗎?不少人還是心存疑問。在樂活族風潮帶動下,選購有機食品成為新趨勢;推動有機食品達七年的統一生機開發公司,最近推出「蔬果品質監測查詢」制度(即生產履歷),民眾買的有機食品都有一個「身分密碼」,只要上網就可查到農地、土壤、水質與各種檢測值,確保有機品質。
統一生機開發總經理洪士民說,利用現代人偏好有機食品心理,標榜「有機」蔬果到處可見,實際上台灣有機農業規模還小,成本仍高,售價相對較貴,卻也讓部分不肖業者有操作空間,以假有機商品魚目混珠,甚至消基會也曾發布,連政府授權認證的有機蔬果都有百分之三被檢驗出有農藥殘留,而除了農藥外,是否殘留重金屬則成為另一個死角。
洪士民表示,目前市售的有機蔬果,則必須等到政府相關單位例行性抽驗,公布結果後,才能得知品質是否符合標準,即使不符合標準,恐怕消費者也已吃下肚。
為此,統一生機推出全國第一家的「蔬果品質監測查詢」制度,也就是一般認知的「生產履歷」概念,民眾購買統一有機的國內有機蔬果,都有一個「身分證」記錄,讓民眾看到生產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