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農曆七月,中元普度即將到來,環保署呼籲「普度少燒一公斤,少燒減碳顧地球」,並提出低碳四招,希望藉由紙錢少燒和集中燒、線上普度及將購買金紙香支的錢捐作公益等方式,減少汙染。
環保署推動紙錢減量、集中燒多年,不無成效,集中焚燒量從民國九十二年的兩百公噸,提高到九十七年的四千公噸,六年成長十六倍,顯示民眾普遍認同;但九十七年紙錢製造與進口數量約為二十八萬公噸,卻只有四千公噸集中燒,比例極小,仍有很大成長空間。
其次,若以年燒四千公噸紙錢計算,會產生六千公噸二氧化碳,必須種下七千棵大葉山欖,才能抵銷,這還是集中燒的結果,若以二十八萬公噸計算,需要種多少樹?
焚燒一公斤紙錢會產生一公斤半的二氧化碳,還會釋放一氧化碳、產生戴奧辛等有毒致癌物,許多人對焚燒汙染已有警惕,但去年燒金量為二十八萬公噸,造成四十二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汙染,顯示有環保意識的人還不夠多。
對年輕、都會區、高教育程度的人來說,線上普度有一定說服力,但對農業區、低教育程度民眾來說,恐怕會覺得太虛幻,會堅持傳統祭拜方式,所以,推廣網路普度,效果可能有限。
至於將購買金紙香支的錢捐作公益,要到郵局填劃撥單,註明「環保署以功代金活動」和功德回向對象,這種方式恐怕也只限於都會年輕族群。
其實,減少燒金量還有其他方式,如目前有些金紙以環保材質製造,價格雖然稍貴,但減碳又環保,應可多推廣,而且需求量夠多,自然就降價。
羅辰(北縣淡水/公務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