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城市漫步】 大學之城海德堡

孟樊 |2010.08.17
961觀看次
字級

自梅茵茲(Mainz)行舟於萊茵河,在科布林茲(Koblenz)上岸後,我們立即驅車往德國最著名的大學城海德堡出發。海德堡隱身在奧登森林山區一條內卡河(Neckar River)河畔淺淺的峽谷內,依山傍水,距法蘭克福不過百公里遠,從高速公路開車過來大約四、五十分鐘。之前我們曾順道拜訪作家龍應台在法蘭克福城郊的寓所,當時她說在海德堡兼課,原來兩地開車往返倒不算太遠。

海德堡向來是德國人心目中的「浪漫主義之城」,因為它散發的誘人魅力,讓不少浪漫派作家為之心盪神馳,譬如詩人歌德便曾漫步於環繞城堡的公園;而賀德林(Friedrich Holderlin)更曾在他的〈海德堡頌歌〉中讚歎內卡河的景色。場景發生在此地名聞遐邇的音樂劇《學生王子》(The Student Prince),以德國戲劇《老海德堡》(Alt Heidelberg)為藍本改編,是一九二○年代,在美國百老匯頗受歡迎的上演最久的音樂劇,後來更進一步改拍成電影上映,轟動一時。我對海城的初步想像,便是來自該部電影。

《學生王子》敘述自小在王室接受嚴格軍事教育的亨利王子,為了拓展他對學習的樂趣與生命的熱忱,在老教授的穿針引線下來到海德堡大學求學,並結識了可愛的女僕凱蒂。其中有不少場景在「三個金蘋果酒店」出現,王子與海德堡大學的同學們在此引吭高歌,喝酒作樂,令人印象深刻;而龍堡(Sigmund Romber)為此齣音樂劇所譜寫的〈學生王子小夜曲〉不僅因此一炮而紅,後來更成了膾炙人口的歌曲。可以說,如果沒有海德堡大學,就不會出現《學生王子》。

事實上,據統計,這一個人口不到十四萬的城市,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位大學生,古老的城市卻住滿著一顆顆年輕的心。聞名的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(始建於一三八六年),目前有十二個院系、三萬多名學生;同其他歐洲大學城一樣,它的校舍分散在城區各個角落,而且沒有任何圍牆,所以也沒有「校園」的概念。

大學最具代表性建築與景點是舊大學樓(Alte Universitat)及位於其前的大學廣場。然而最富盛名的還是哲學家之路(Philosoph enweg),據云哲學家黑格爾、謝林等人常在此條小徑散步,討論哲學問題。除了黑格爾、謝林,包括社會學家韋伯、哲學家雅斯培、法學家耶林內克等,都曾執教於該校。我的老師翁岳生(前司法院長)就是卒業於此的高材生。

海城其實分為新舊兩區,主要的市集與景點都集中在舊區,尤其是舊區的中央路(Hauptstrasse),兩旁分布著各式各樣的教堂與廣場。從哲學家之路,經過老橋 (Old Bridge)橫越內卡河,便可來到舊區主要的中心所在。從這裡找到聖靈教堂,斜對面小廣場後方便是登山纜車車站,可以在此搭纜車上海德堡城堡。我們當時是直接開車上山。城堡雖比市區僅高出一百米(所以只能算是小山丘),卻是俯瞰海城的最理想位置,遠眺悠悠的內卡河以及河上有著六個拱孔的老橋,橋對岸的哲學家之路,古樸的房舍,全籠罩在蓊鬱的樹林中,而深秋更為這美麗的山景換上一襲彩裝。全車的夥伴都為此難得的秋景著迷了,久久不忍驅車離去。

(本專欄每周二刊出)鵱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