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的羈絆

李憶莙 |2010.08.16
844觀看次
字級

早春三月,我在英國、瑞士、土耳其三地漫遊徜徉了一個月。走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區中,聽四周的人聲和車聲,開始時頗覺有些孤獨、有些飄泊感,而後在帶點疲憊的狀態中,卻又覺得異常寧靜、異常安詳 ———是的,寧靜、安詳。因為我什麼都不理,也什麼都不知。在旅途中,整整一個月,沒有報章,沒有電視,甚至在「歇腳」的旅館裡也都不曾打開電視。那是一種刻意的寂寥,是行旅中我所樂意品味的一種意境。

再回到英國時,但見家家門前盡是黃燦燦的迎春花和百合花。而壁爐裡早已沒有了爐火,黃昏燈下是暖暖的春意。次晨坐在紫藤花架下喝咖啡,更覺一派春意盎然,是我的度假心情仍處在鬆弛中吧。不料卻在此時被告知在遙遠的中國,在青海省的玉樹縣發生了七點一級的強烈地震,罹難者數以千計!

啊,青海,那是我長久以來尋尋覓覓的一場美夢。而玉樹,那裡的藏民,有一家人還是我最惦念的呢。那身為一家之主,名喚次丹多吉的老漢還帶過我去看山。他遙指著在日光底下,白得耀眼,亮得閃光的雪嶺頂上晃動著的黑點說:那是犛牛。我瞇著眼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,對自己的眼睛有剎那的懷疑。

「我知你在想什麼,是不相信犛牛可以翻過那麼高的山,而且還是雪山,對吧?」我但笑不語,扯開話題應諾明年會再來,而且還打算呼朋喚友一起來,到時一定要跟隨他的孩子和孫子們去挖冬蟲夏草。

那是一次美麗的旅行,回來後,常常想起高原上的那一家人……而在夢裡,出現得最頻繁的是一座座線條柔和的山,有被深深淺淺的綠色覆蓋著的,也有在太陽底下閃閃發亮的。不僅僅如此,還有五彩繽紛的經幡,漫山遍野,無時無刻迎風招展,滿天翻飛,美麗極了。

青海,那是真正的高原,連吹過的一陣風也充滿神祕的意味,讓我不能停止的浮想聯翩。而玉樹,是占據我心中重要位置的一幅亮麗的、完整的圖畫:天是瓦藍的,陽光空明,草木碧綠,猶如夢幻……如此美麗的玉樹,我實在無法想像在頃刻間,她到底變成了怎樣的一幅模樣?是再也看不到那些高高低低線條柔和的山了嗎?還有那開闊而平坦的草原,那些牛羊呢?都沒有了嗎?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草,不是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樣的,是短短的,像一張絨毯似地鋪蓋在地面上。放牧的牛羊,靜靜的低頭吃草,遠遠看去,那幾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。

其實,高原向來寂寞,白色的帳篷疏疏落落,山巒雖靈秀,卻只剩沉默的看山歲月……然而這平靜的、寂寞的高原,竟在毫無預兆的剎那經歷了一場浩劫,掉進煉獄,我彷彿看到山野荒風中的斷壁殘垣———那是怎樣的一幅人間地獄模樣?雖言亡者已矣,生命已無法挽回,然而那些逃過浩劫的倖存者,他們心靈上所蒙受的創傷卻是永世的———這麼沉重的傷痛,要如何撫慰呢?

那天晚上,英倫的風很大,天更冷了。我帶著傷感入夢,玉樹,仍然是我夢中的香格里拉。確實是如此,由來心靈感受和現實感受都是分不清的。

人生無常,總覺得此生歲月,許多縈懷繞心的塵緣,泰半是在匆匆步履中相遇相知而產生的;那種淡淡情誼,實際上是相聚時短,離別時長。

其實,那次的青海之行,玉樹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站,我們只是路過那裡。我們是從西寧開始的,從西寧過日月山,再去青海湖。一路上滿目蒼翠,綠草如茵;車子宛若一葉孤舟,飄蕩在綠色的汪洋之中。日月山,那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的古道,也是中途休息的驛站。換言之,這是當年身負「和番」使命的公主所走過的路線。於是有人在計算,就以現代汽車的車速,也得花上一個星期呢!如此艱辛的漫漫長路,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女孩子,肩負著溝通漢藏兩地文化的使命,踏上一條不歸之路。真的不能想像還有比這更傷感更淒涼的事了,但是,這傷感與艱辛卻取得完美的功德———文化的結合,充分顯示出它原來是一種調諧物,對不同的生存環境與生存習俗有著取決性的影響。

過了日月山,河的兩岸,不時可看到黃燦燦的一大片,有時是從平地一直黃到半山腰,有時則從半山腰黃到山頂上,然後再翻過去,在我們視野不及的地方迤下去。

是的,我們確實是不知道它們是如何迤下山的,但卻留給我們一個疑問:「現在可是盛夏八月天啊,怎麼還會有油菜花盛開呢 ?」

經司機解釋,這才曉得,原來塞外的冬天特別地長,春天相對來得遲。所以七月仍然是春天,八月嘛,算是暮春。因此油菜花開在八月的時光裡,也就不奇怪了。

這是自然,在明淨的自然之中,造物者創造了寧靜與和諧,美麗與安適,和風與細雨……這就是為什麼在這高原上,我們能夠得到那麼多的歡愉,那麼多的喜悅。這世界本來就有著多種境界,讓人遠離物質、重精神,多思考,調整看待人生的視角……

青海羈旅,其實是心的羈絆。牽纏在每個到過的地方,所遇到過的人與事。人生那麼無常,愛過的人或離去的人,總在我們的夢裡牽牽絆絆,你不知什麼時候夢醒,卻各有迥異的命運和際遇,令人愴然。鵱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