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中乾坤

陳美玉 |2010.08.15
947觀看次
字級

如何透過禪修課程,讓中國文化獲得外國人的學習與肯定?禪修不是枯坐,而是活潑生動的禪法,在生活中處處都可以與之交會,八月八日福慧家園共修會,由佛光山修持中心主任慧昭法師帶領禪講師研究院學僧滿具法師、禪學堂學僧慧印法師等人,與九百位信眾一起分享妙趣橫生的「禪」中乾坤。

健康取向 前進西方

滿具法師表示,在台灣學習禪修的人,大部分是因信仰佛教,希望藉此增長佛法體驗,而西方的參加者包括天主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等人士,大部分是為了健康而禪修。因此,要以健康取向來引導,透過醫學、健康的角度,分析禪修可以活化腦細胞、減少耗氧量、增強免疫力的效用,在無形中將參禪打坐的方法,融入西方世界。

為了讓外國人品嘗台灣茶禪,滿具法師在禪修課程的「喫茶」時間中,特以高山凍頂烏龍茶與學員分享,結果,「這是什麼藥?」「這是洗碗水嗎?」「可不可以再加牛奶和糖?」珥珥雖因生活、文化不同,產生令人莞爾的趣事,但也讓外國學員從中了解中國文化特色。

禪堂規約 任運自在

國有國法,家有家規,禪堂當然也有規矩!禪淨法堂維那慧誠法師表示,到了禪堂,每個人須將各自的見解、社會習氣放下,藉由身口意的規範,學習如何內觀,如何管好自己,在安身辦道中重新認識自己,甚至改變人生觀。法師並解說止靜、開靜、跑香的注意事項,以及香板的作用,透過影片的放映,讓在座者明白禪堂的設備與習禪情形。

「回到生活中,可以自在而行,不會為生活而煩惱。」慧昭法師補充說明,佛光禪是人間生活禪,修行以菩提心為主,透過禪修可以讓大家自覺覺他、自在解脫。

禪悅法喜 轉動生命

為了讓現場信眾了解禪修的好處,慧昭法師邀請慧印法師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陳嘉隆、佛光會大里分會督導陳文鐸、南屏別院教師分會會長郭明傳、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信智等人,分享習禪經驗與心得。

「因為過午不食,一個月暴瘦十公斤;想練不倒單,沒想到卻練成不倒翁,隔天成了功夫熊貓。」慧印法師話語一出,引來哄堂大笑。他分享自己進禪學堂的心路歷程,經過一年洗滌,不再執著外相,而懷著「慚愧感恩大願心」的信念彩繪生命,為弘法而努力。

三十餘年教職生涯的郭明傳,娓娓道出習禪的歷程,與如何將禪修運用在教學的經驗。他表示,一九九四年開始習禪後,不僅健康指數提升,更顯得自信與自在。

星雲大師曾表示:「生命是活的,生命是動的。」陳嘉隆以此說明禪就在生活中。他期許大家把握三十至五十五歲的人生黃金期,親近三寶、善知識,打開智慧之門,並勉勵大家透過境界磨鍊,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調伏心性,做個正知正見的佛光人。

「以為跑香像七爺八爺的甩手方式最優,經過維那指導,才明白跑香的奧祕與訣竅。」以九年圓滿禪修卡的陳文鐸,道出初學禪時的糗事,也分享禪修處處充滿智慧的覺照。高齡八十五歲的陳信智因為《開經偈》中,一句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而勇於挑戰四十九天的禪修,即使腳起水泡,依然不為所動。「別人拿香對拜,我們要研究佛法」,這是陳信智與家人最快樂的共同信念。

身心放鬆 禪修觀想

「起床!提起正念!不要妄想!」號角般的聲音驚動所有夢中人,原來是有人說夢話。這不是電影畫面,而是佛光山獨家「眾人皆醒我獨睡」的禪修趣事。慧昭法師告訴大眾,禪修並不嚴肅,除了正知正見的培養外,還可以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。

「青青的草原上,陽光柔和照大地,微風徐徐吹來……全身放~鬆~~」慧昭法師引導大眾禪修觀想,在柔和的音樂聲中,現場充滿吉祥喜悅的氛圍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