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的菩薩-義工

梁美圓 |2010.08.08
809觀看次
字級

置身在無止盡欲望追求的二十一世紀,有什麼成就,比探索、深耕生命本質更為重要?而什麼樣的人生,比以服務為目的的人生更加有意義?

八月一日上午,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知法師,帶領夫妻檔、姊姊檔、全家檔、家族檔等全國最大檔的不同服務性質義工,為參加福慧家園共修會的七百位信眾,暢談當義工的心得與喜悅。慧知法師首先以「曬香菇」公案之「凡事別人代替不了我,修道現在正是時候」的內涵,為共修會揭開序幕。

行解並重 落實菩薩精神

信眾監院室巡山知客組如瑞法師,解說佛光山義工培訓原則與特色時強調,義工如千百億化身的觀音菩薩,凡事以常住需要為需要,時時做不請之友,是不退轉、不休息、廣結善緣的菩薩。

菩提道上 小愛昇華大愛

「載著年長的菩薩至大雄寶殿禮佛,就像載自己的母親來禮佛一樣,倍感溫暖。」電動車組陳明森,自飛行員退休後即到佛光山開電動車,近年來更是延伸服務範圍,到監獄去布教。慧知法師聞言打趣的說:「坐上陳明森的電動車,要記得說『請起飛』。」並不忘讚揚其將對母親的小愛,昇華為關懷大眾的大愛。

接受磨練 才能深入熟練

「大雄寶殿有多高?」「佛陀紀念館的建築物名稱?」佛光山的祕密,盡在巡山知客組鍾仁良口袋中的「武功秘笈」裡,不管烈日或刮風下雨,穿梭於各殿堂為來山遊客導覽的義工們,態度誠懇專業,如同鍾仁良講的:「從辛苦中獲得樂趣,自己也不斷成長,軍旅退休後,導覽是我的新歡,軍旅是舊愛,佛光山是永遠的摯愛。」

廣結善緣 成長更增智慧

於板橋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彭麗縈,是佛光山年紀最小的義工,一出場即以木魚為節奏,念唱〈三好歌〉、〈十修歌〉,還不忘呼籲:「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做義工,就會像我一樣聰明可愛喔!」而受其影響加入義工行列的爸爸彭定國也分享:「佛光山是家,人累了就想回家。」媽媽周玫楓表示:「爸爸參加短期出家,我來打禪七,小孩參加兒童夏令營,到佛光山做義工或參加活動,有人會幫忙教育小孩,可以無後顧之憂。」

孩子菩薩 營造親子和諧

江家青年佩真、宣芝,在當義工的母親黃千婷帶領下細說從前,表示:「佩真當義工後臉上自信的笑容,令我忘不了,母女關係由緊張變和諧,心中很感動。」當主持人問到佩真如何當家庭紛爭的和事佬時,千婷大方讀出佩真寫的信:「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一起撐過,家永遠是你的後盾,媽媽!加油。」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。

增強自信 減少壓力煩惱

「只要走進山門,吹拂佛陀加持的芬多精,歡喜心就起。」知賓組王梃宣說:「每周日回山服務,在工作中成長,也如同度假般令人期待;從做義工中增強自信心、學習到柔軟,工作的壓力與煩惱也隨之不見。」

在義工經驗分享中,大樹分會的吳清義,分享當義工所獲得的慈悲心、感恩心、歡喜心;蔡忠勇、許美勤夫妻檔,則不僅推崇「給」的價值觀及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更以自己家族因多人加入義工行列,而形成牢不可破的凝聚力,因此他倆鼓勵與會大眾:「把家人帶來當義工,從此有了共同的話題,家庭也和諧,真是賺到了。」

因為學習菩薩覺有情的精神,一群不分年齡、種族、性別的義工,在社會各角落,奉獻自己,不求回報無怨無悔的付出,讓大眾在佛光山上成為「義」家人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