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間行者心】出家生命的意義 文/乘宣 |2025.05.11 語音朗讀 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/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圖/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圖/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 文/乘宣時光匆匆,轉眼間我們從幼稚的新生,現在已成為青少年的畢業生了。這十年的養成時期,我心中對常住及師長們,充滿了無盡的感恩。感謝佛光山,我們法身慧命之家,給予我學習與成長的空間,賜給我一個光明的前途。我們在這裡不僅學會了知識,更學會如何面對挑戰、如何集體創作、如何堅固道心。感恩師公、長老及所有師長們的教導,讓我們在學業上不斷進步,在道業修持上更加堅強。師長們的言教與身教,將永遠激勵著我們,讓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,不斷超越自我。回想當初剛到沙彌學園時,我其實並不想出家,甚至對出家的生活感到厭倦。但我也不敢違背父親的安排,所以就「既來之,則安之」的留下來了。記得有一次,老師問我:「想要出家的心念有幾分?」我便隨意的回答說:「有八分。」老師看了我一眼說:「剩下的兩分要留給什麼?」我當場無言以對。老師又說:「對出家修道的選擇,應該要百分之百的肯定,更要有堅持到底的恆心,不應該留有其他『想法』!」就這樣,經過佛門教育的熏陶和師長苦口婆心地教導後,我終於重新認識自己,漸漸明白出家的價值,便開始喜歡上出家修道的生活。後來遇到疫情爆發,印度政府要求學校等團體停課並解散群眾,我們也因此不得不暫時還俗。可是回家容易,要再發心回來就困難了。我的父親也在這個時候意外往生,身為家中長子,我本來應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。但偉大的母親卻深明大義,她理解我、尊重我的選擇,獨自承擔起所有責任,支持我出家修道。母親這分無私的愛,讓我更加堅定了道心,如果老師再次問我出家的心念有幾分,我現在的答案肯定是圓滿的十分。師公十二歲出家,歷經中日戰爭、國共內戰,甚至極度飢餓的考驗,但他仍然堅持到底,一句承諾就終身做了和尚。我從師公的身上,漸漸看到出家生命的意義,找到出家的使命與夢想。身為佛光弟子,我們發願以師公的慈示「要復興印度佛教」、「要弘揚佛法遍天下」為使命,學習師公堅毅的精神,以報答師公和師長們的恩德。 前一篇文章 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 下一篇文章 【修行在人間】放下自在 熱門新聞 01【何處不交朋友】可敬的朋友2025.05.0502【國學探究】 人相忘乎道術:《莊子》論「忘」的生命智慧2025.05.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.05.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.05.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.05.0606【考考你的智力】2025.05.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.05.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.05.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.05.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.05.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【修行在人間】放下自在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【晨齋語錄】覺悟【人間行者心】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【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】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【紅塵禪煙】悟心見道 作者其他文章【人間行者心】佛光山是我的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