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大教授詹長權進行六輕工業區附近流行病學調查,發現鄰近鄉鎮空氣中致癌汙染物、十種重金屬均比其他鄉鎮高,而居民尿液代謝物驗出致癌物。如果不是住在雲林麥寮,很難感受到當地居民的恐慌;對於健康飽受威脅的麥寮鄉親,再多的賠償金也無法彌補已逝去親人的生命,及自己的健康。政府放任企業持續產生汙染,漠視人民生命權,竟大談國家競爭力,令人失望。
詹長權的調查是以六輕鄰近麥寮、台西等六鄉鎮為實驗組,虎尾、莿桐等四鄉鎮為對照組,追蹤一千五百人的肺功能與尿液分析。
研究發現,麥寮等六鄉鎮居民尿液中致癌物濃度比對照組高,連鄰近國小窗戶都驗出致癌物,長期下來對學童健康造成威脅。前此,他運用國民健康局資料進行分析,發現六輕空汙與雲林縣民較高的罹癌率有顯著相關,在六輕運轉後,居民的肺癌、肝癌、血癌等癌症死亡率均高於運轉前。
諷刺的是,對於這項調查結果,政府部門迄未表達任何關切。台塑集團則表示,先前已委託公正第三者做四年的健康風險評估,今年邁向第二年。令人不解的是,六輕已運轉多年,台塑去年才開始做健康風險評估,豈非太遲。
面對數千位學者專家連署反國光石化案,經濟部長施顏祥高分貝強調「台灣不能沒有石化產業」。然而,政府首長中,有誰關心過麥寮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?以石化產業的發展與麥寮鄉親的生命權相比,難道人命的價值還比不上石化業的商業利益?豈可為了發展石化產業就不顧人民死活?
同樣的案例也發生在中科三期,針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七月三十日的裁定,國科會日前做成停工不停產的回應。從馬總統、吳揆到台中市長胡志強,所關切的都是廠商利益,唯恐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影響企業投資信心與國家競爭力。然而,農民擔心業者排放廢水汙染大甲溪下游農作物,進而危害人體健康,這些真的不重要嗎?為何業者健康風險評估尚未通過,即已營運了四年?
面對全球暖化的威脅,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發展綠能,北歐的瑞典早在二○○六年即宣示要在二○二○年邁向無油國,成為第一個以替代能源為主的國家。瑞典政府大力支持企業進行再生能源、淨化科技的研發,率先讓公共汽車逐步採用生質能源。在台灣,政府宣示在後ECFA時代推動六大新興產業,綠能產業即是重點之一。諷刺的是,政府一面宣示發展綠能,另一面卻全力推動高汙染的投資案。
馬總統曾說「憲法明文規定,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,當經濟或科技開發,與環保有嚴重衝突時,應以環保為優先。」然而,檢視政府各部門近日的作為,強調廠商利益,忽視人民生命權,怎謂「環保優先」?當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,國家還有競爭力可言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