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鹿港訊】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藝師陳萬能的錫藝創作,聞名遠近,兒女中也有三人繼承打錫的工藝,擔當起錫藝薪傳的責任,文建會特頒給「台灣工藝之家」的榮譽,到鹿港釆風、訪古蹟,可別忘順道來欣賞錫藝之美。
六十四歲的陳萬能出生於錫器世家,十四歲就隨父親學藝,早期的錫器創作,表現於瓶、爵、壺、燈台等家用錫器,或龍燭、柑燈等錫祭器,後來力求創新,創造錫藝嶄新領域。他在民國七十七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,成為薪傳獎工藝類年齡最輕的得獎人。
這些年來,陳萬能完成的錫藝作品,有「梅雀」、「祥龍獻月」、「麒麟望月」、「雙龍戲珠」、「龍祥如意」及「千里眼、順風耳」等,件件作品皆栩栩如生。
去年四月,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大陸,帶去三件錫藝都是陳萬能的作品,其中送給北京大學的「牡丹鳳凰」作品。由於鳳凰翅翼在搬運時受碰撞變彎曲,陳萬能從電視上看到十分不捨,一直掛在心上,直到最近得知有大學教授將造訪北大,他即寫信給北大,並教這位教授如何把翅翼「扶正」。
讓陳萬能欣慰的是,有三個兒子繼承衣缽,先後投入錫藝的創作,其中三子陳志揚的作品曾連獲三次民族工藝獎,讓人才逐漸凋零的錫藝業,注入新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