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療有效 遲緩兒說故事

李祖翔 |2010.08.13
1270觀看次
字級

【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】語言發展遲緩是遲緩兒早期療育類別的第一位,心路社福基金會指出,只要零至三歲接受療育,語言理解、表達和溝通能力都會大幅進步,然而據內政部統計,選擇社福、早療機構的家長不到二成,基金會呼籲父母及早重視,昨天也請接受治療後的腦麻、自閉、罕病遲緩兒,說故事、展現療育成果。

「謝謝你給我訪問的機會,你覺得我棒嗎?」罹患腦性麻痺的文瀚,經過三年的語言認知治療,夢想當記者的他,儘管說話不流利,卻已能擔當小記者訪問基金會執秘;有自閉症的志軒,剛到早療中心時不理人,不肯用不同的餐具吃東西,而透過三年的圖卡、觸控式電腦學習,現在敞開心扉,像過動兒一樣調皮。

心路基金會服務總督導林麗英表示,語言發展遲緩占早期療育遲緩兒門診量的八成,也是通報中心比例最高的類別,然而語言治療常遭到家長誤解,以為接受治療立刻就能說話,事實上語療要多方刺激,例如早療中心有圖文互動、觸控式電腦口說人物,引導思考、故事接龍、覆誦等方式,循序漸進後才會有成效。

心路執行長宗景宜指出,醫療機構、社福機構和早療中心都有提供語言療育的服務,但是家長卻有錯誤觀念,總是以醫院為首選,但醫院的資源集中在人口密集地區,評估鑑定需要半年以上,家長不僅要長期奔波,還得耐心等待,容易錯過零到三歲的黃金療育期,還有家長拖到三歲才倉皇求助,讓治療機會又下降。

宗景宜表示,社福機構也有語言治療師,且不需排隊等待,家長應以孩子為重,妥善利用社會資源。

林麗英強調,孩子在一歲時就能說簡單字句,如果不能聽大人的指示做事,就得注意認知遲緩的問題,另外家長也能上網作簡易篩檢,網址:http://baby.syinlu.org.tw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