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裡始終住著兩個大人和兩個小孩子,不過,幾年前兩個大人和兩個小男孩說話時,經常需要彎腰低頭對談;兩個小男孩喜歡繞著兩個巨人身邊,像隻翩翩起舞的小蝶兒;兩個小男孩洗澡前或洗澡後,也常上演光著身子在家裡遊蕩的限制級鏡頭。
現在,這兩個小男孩長得相當高大,起身一晃,不是衣角碰翻茶几,就是大腳壓垮桌架。我和先生還沒真的準備好,就發現家裡兩個可愛的小男孩不見了,彷彿搬進來兩個大人。過去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家夠寬、夠大,因為整個屋子只有兩個大人,現在我告訴先生:「我們要搬家了,搬一個可以容納四個大人、兩隻狗、一隻貓的家。」
我們去看家具,兩人挑沙發款型時,都覺得應該以優雅為考慮;選餐桌、餐椅時,都在意品味呈現;逛床組時,覺得應該以房間整體設計優先。問題是:我們忘記兩個小孩已經變成大人,兄弟兩人甚至不曾和我們一起逛過家具店……。直到那天假日,因為電腦圖檔實在無法滿足我們要表達的想法,先生於是提議:「帶你們一起去看看」。
一路上我興高采烈的形容設計師和我們的用心,「沙發多大、多舒適、多符合人體工學設計,床組多貼合男孩的房間擺設、多大小適中」。售貨小姐請他們試坐沙發後,順便示範「臥躺」功能,我心裡才洋洋得意,就只見沙發變成愛麗絲童話故事中縮小的魔幻屋情節版。
先生和我大吃一驚!
新家規劃時,我們已注意將門框更改高度,也調整所有浴室盥洗設備尺寸;更不斷的提醒設計師:「所有房間的天花板最重要的就是高度,要盡其所能的高、高、高,因為兒子們動不動就用屋頂天花板量身高。」可是看起來,我們顯然忘記,兩兄弟躺著坐著時,也一樣像是兩根「大樑」。剎那,我懊惱的只想著該如何退貨一事。
說起來,我和先生真是夠疏忽的。現場正施工設計的家,我們一直有注意到床的位置、書桌擺放、後院要架設籃球框、規畫烤肉區、運動器材等尺寸和空間。可是,卻從沒想到應該帶孩子們挑選家具,至少也要躺躺坐坐一番,才能了解生活中實際的動態與立體感受。
晚間,在餐廳用餐,哥哥說:「現在的沙發張數不夠,以後我們全家人不可能坐著一起看電視。」弟弟也說:「我不要和哥哥一起坐兩人座,我要自己躺一張。」我想到現在的狀況,家中的二人沙發座,兄弟倆誰暫時離座就被佔用的爭執源。
爸爸以退為進:「我出國不在時位置給你們。」兩人都搖頭拒絕,理由是:「你回來時一定佔用長沙發,而且邊看電視時還會邊給電視看?酖睡覺」。
因為「喬」不攏彼此的意見,他們三人眼光一起掃向了我。我暗想,長大的孩子還願意為家中共有空間思想考慮,不能不說是一種福分,立刻飛快下了決定:「再多加一張加長型雙人座沙發,這樣大家就都可以一起躺著聊天看電視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