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建淘汰機制 司改才有望成功

雷成(高雄市/研究員) |2010.08.02
634觀看次
字級

在高等法院爆發法官涉嫌集體收賄,讓涉嫌銅鑼弊案的前苗栗縣長何智輝,更一審居然大逆轉改判無罪,引起社會撻伐,還賠上司法院長和高等法院院長烏紗帽後,高院又傳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涉嫌司法黃牛案,更一審判決從十二年驟減為七個月,再次輿情譁然。

更勁爆的是,報載合議庭的受命法官、陪席法官和審判長意見不同,因而陪席法官陳恆寬請辭,受命法官崔玲琦請調,陳恆寬經過慰留及思考,決定「死守硫磺島」,繼續堅守崗位,為司法改革努力。

依法院組織法相關規定,合議庭在作出判決前的評議過程,各法官都必須提出意見,而且為了避免審判長先發言,導致其他較資淺法官畏其權勢只能附合的情況,明文規定「評議時法官應各陳述意見,其次序以資淺者為先,資同以年少者為先,遞至審判長為終」;此外,「評議必須以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」,如果該案審判長不顧受命法官與陪席法官的不同意見,一意孤行輕判七個月,就違反法律規定。

筆者認為,任何的裁定與判決都必須本於確信自由判斷,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和論理法則,尤其不能與人民的法律情感悖離,正如同根據起訴事實,被告明明是預謀殺人,法官卻無視人證物證等證據,扭曲解釋為一般傷害罪輕判,絕對無法獲得認同的道理一樣。

司法改革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艱辛漫長路,司法是捍衛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,但不可諱言,司法界甚至包括檢警調等單位,長久怠惰失職或貪贓枉法,早已為人民詬病,而從民眾報案到起訴判決等所有作為,都失去人民的信任,「有錢判生,無錢判死」,竟然真實發生在今天的台灣社會。

當務之急,司法院必須痛定思痛,積極推動淘汰不適任法官的法律,別再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遺憾。

同時,從司法官甄試、培訓到考核,都得全盤檢討,消極面可減少不食人間煙火的法匠,及令人啼笑皆非的判決,積極面則是藉由明確的法律規定,淘汰不適任司法官,司法改革才有成功的一天。

雷成(高雄市/研究員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