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嚴父慈母」這種傳統觀念似乎不適用於我家,我的父親即使是嚴,也是嚴以律己,而寬以待人。他塑造出一種好公民、好先生、好父親的形象。在我與他相處的日子當中,有痛苦的回憶,也有甘甜的滋味,最重要的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人生觀。
「嗶嗶嗶!嗶嗶嗶!」鬧鐘不停的響著。但那時並非已經卯時,而還是午夜兩點。那天大清早,我與父親一同上了一艘漁船,預計晚上可以滿載而歸。但到了下午,天氣轉陰,而且我們目前還是「槓龜」。沒有耐性的我開始發牢騷,但父親仍舊是冒著稀疏的小雨,靜靜的等待魚兒們上鉤。
不一會兒,一條石斑上了釣船,此時父親對我說:「雖然這只是件小事,但如果沒有耐心的話,你終究不會成功!」當時我愣了一下,明白父親的話言之有理。幸好當時父親用釣魚來說明了這道理,不然我可能早已失去「耐心」這種珍貴的寶物。
父親的工作比較異於常人,每天都得面對那群患了不治之症並且即將去世的人。每當我看到他在面對那些奮力與病魔戰鬥的病人,心中總是充滿感慨。父親對待這些面臨死亡的人們,是以那種鼓勵、令人放鬆、讓人放心的態度照顧他們。儘管這件工作多繁忙多累人,但父親卻沒半句怨言,而是以尊重生命,尊重他人來看待工作。這是一種犧牲奉獻的精神,令我感動萬分,也下定決心要以這種態度面對世界上的每一個人。
也許我與父親相處時間不多,但我卻從他身上學到了超過二三事,令我覺得他擁有高不可攀的人格。想想過去的種種,再想想我現今的所有,就有數不清的習性是他給予的。正因為他陶冶了我,正因為他教育了我,讓我想向他看齊,成為社會上的一個好公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