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腹產除了基於醫學上救命的必要性,同時也可幫助母親免痛、讓醫師接生更有效率,這也是為何現在每三個產婦,就有一人實施剖腹產,然而不少剖腹產母親,產後似乎感覺自己乳汁分泌較不足,真的是剖腹產的影響嗎?
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郭素珍表示,剖腹產初期對哺餵母乳的確有影響,然而主要的因素是哺餵不方便,因為有傷口容易疼痛、手術後無法立即下床活動,因此若要進行哺餵的動作,很可能壓迫到傷口,形成不容易哺餵的障礙。
然而乳汁的分泌,必須靠寶寶頻繁的刺激,才能產生滿足寶寶需求的量,所以,如果因為傷口不舒服導致無法順利哺餵,自然會感覺母乳量顯得很少。
剖腹產不利哺餵母乳,除了可能來自母親的因素,整個過程對寶寶來說,也潛藏著一個不愉快的記憶。郭素珍表示,自然產的寶寶,因為經過產道擠壓,會把原本泡在羊水中進入呼吸道的羊水排出,所以哭聲很宏亮。
但是剖腹產的寶寶,少了這個擠壓過程,直接從羊水中被取出,需要以人工抽取的方式,把呼吸道的羊水、黏液抽完,這個抽取過程增加了寶寶口部的刺激,可能造成損傷,也可能使寶寶排斥有東西被硬塞到嘴巴,因此之後哺餵母乳時,就可能不那麼順從地從乳頭吸←乳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