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讓自己順利生產,不論身心都需要做好準備,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教授郭素珍強調,有些「功課」沒法到產前才抱佛腳:第一、體重不能增加太多。一般會建議產婦體重不要增加超過十一公斤,因為寶寶若在二千八百至三千二百公克之間,相對容易生出來;如果只胖到母體,產後也會有減肥的困擾。
第二、學習放鬆。郭素珍表示,許多人知道待產時,可以坐生產球等姿勢來放鬆,然而如果平時沒有練習,不可能當下馬上就能利用;此外,生產時要讓子宮頸完全打開,其實愈放鬆、子宮頸愈軟化才容易打開。
第三、事先找資料、交代清楚。對生產過程愈不了解,恐懼感愈深,找資料可從他人經驗獲得學習,並且也讓同為生手的另一半知道,如何在那個歇斯底里的當下提供協助。
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徐振傑指出,自然產的時間,有許多難以預測的因素,不到百分之五的產婦,是在四十周的預產期順利生產,七成以上會提前生,因此建議產婦應提前從三十八周起準備,若本身是職業婦女,要有隨時生產的準備,不妨預先做一些工作上的交代,但未必要馬上請假待產,因為上班的過程反而是一種運動。
另一方面則要注意自己的生產徵兆,包括子宮收縮的次數、時間、強度,最好能記錄下來,以利於醫師做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