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社論》六輕工安須嚴格監督

 |2010.07.30
2651觀看次
字級

十多年前,當台塑決定興建六輕時,前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曾發出豪語「六輕將帶來台灣石化工業的革命」。與近來六輕屢屢發生大火的重大工安問題相較之下,這句話顯得格外諷刺。

本月七日、二十五日,一個月內六輕就發生兩次大火,工廠所在地雲林麥寮居民的怒火不下於衝天烈焰。但翻開六輕運轉紀錄,從民國九十三年以來,當地消防單位有案可查的工安意外就多達十五項,不是大火就是爆炸,和有毒氣體光氣外洩。面對不斷的環境汙染,農民作物損失、漁民養殖減產,所有居民吸入的空氣品質不佳,還要擔驚受怕連番大火與爆炸的心理威脅。

和台塑相較,當地居民是不折不扣的「小蝦米」,除了圍廠抗議,又能如何。雲林縣長蘇治芬痛批中央政府不負責,但六輕設廠在麥寮,地方政府也有監督責任。例如,六輕自我消防能力不足,空有好幾輛單價三千多萬元的高價消防設備,但因人員缺乏操作經驗,以致幾次火災中,都無法充分發揮救災效果。如何加強六輕自我消防能力,各級政府相關單位都有責任,卻都未善盡責任。

石化產業是台灣重要產業,不論藍綠執政,都相當重視,近年先後核准六輕擴廠、籌建八輕。但是,以六輕運轉以來的工安表現,這兩個計畫都阻力重重。雖然經濟部和工業局都說,六輕五期擴建不涉及廠區以外,只是廠區內增建。即使如此,台塑和政府能保證擴建後的工安嗎?

台塑石化王國的美譽與成功,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成本控管,在近年不景氣下,更力行人力精簡,但各種節流措施不能以安全為代價。以六輕為例,現場巡邏人員只有三名,不到中油的一半。這或許也說明了,為什麼六輕運轉初期工安事故極少,近年卻急速增加。

學者更提醒,六輕五期不是生產原有石化產品,而是高毒性、高腐蝕性的滷素,「一滴就足以要人命」。就算政府核准擴廠,但也會增加六輕和當地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。

稍早預定落腳彰化的國光石化(八輕)也遭居民反對,在環保人士策畫下,由全民認股買回廠區預定地的行動,也獲得各地民眾支持,購地案已經送進內政部。雖然國內對這項首見的民眾自發性環保案例,沒有審核先例,但面對這一股來自全民的環保力量,政府不能忽視。如今加上六輕的不良紀錄,八輕建廠前途必然坎坷。

當年六輕覓地,第一優先是在宜蘭。遭前宜蘭縣長陳定南大力反對,他甚至穿著「罐頭衣」,親自走遍縣內各鄉鎮,有計畫、有組織的號召年輕人反對六輕。如今宜蘭鄉親看著麥寮景況,無不慶幸當年的決定;反觀宜蘭發展觀光產業的成功,更對照出拒絕石化設廠的明智。

台灣還要不要石化產業?這是國家重大經濟決策,不是一場火災能決定。我們也相信,經濟和環保並非零合遊戲,只是六輕的工安紀錄實在太差,而預定增加的石化廠規模又愈來愈大,人民自然會產生恐懼與反對。六輕的工安問題已不是個案,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拿出有效對策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