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】造成腰痠背痛的病因多達十餘種,骨科醫師表示,預防下背痛,應避免久坐,且須適度運動。
署立台南醫院骨創傷科主任醫師沈柏銓指出,下背痛原因分兩種,第一是結構性,包括椎間盤突出、脊椎滑脫症、壓迫性骨折、脊椎退化性關節炎、椎管狹窄、僵直性脊椎炎、脊椎感染症或結核症、原發性或轉移性脊椎腫瘤與脊柱側彎。
第二種是神經性病症,包括軟組織病症(肌肉、韌帶)、急性背肌拉傷、局部疼痛點、神經官能症、慢性背痛症候群,以及腎臟病、輸尿管結石、攝護腺發炎或骨盆腔發炎。
他說,過去診斷須依賴經驗,或利用各種簡單儀器,才能找到病因。可施以手術治療,但年紀大病患通常接受度低。
沈柏銓表示,可透過病理學檢查,例如神經傳導與肌電圖、X光檢查、電腦斷層、磁振造影等掌握病灶所在。現今醫學進步,病患不須過度恐懼開刀。
但他呼籲,預防下背痛勝於治療,有此顧慮病患應避免久坐,臥床休息時,可於膝下墊枕頭,同時避免出現急速前彎、旋轉、身體極度後仰等動作,且勿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,並多做柔軟筋骨的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