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武帝蕭衍(西元四六四~五四九年),享年八十六歲,是我國歷史上帝王中,僅次於乾隆的長壽皇帝。他在位四十八年,如果不是侯景叛亂,使他「憂憤寢疾」,壽命會更長。
梁武帝信佛吃素,不飲酒,認為酒是「惡本」;葷食是「四百四病」的病因。「四百四病」是古印度佛經中,醫學對疾病的總稱。他認為,長期吃素的人,營衛(氣血)流通,身體發熱,力氣充足。吃素的人,身體強壯,頭腦清爽,很少有昏沉疲勞的感覺。多吃肉和魚的人,「神明昏濁,四體沉重。」
梁武帝崇信佛教,因讀到《楞伽經》中的「菩薩大慈大悲,不忍吃眾生肉。」而戒殺生,並倡素食,是中國首位提倡素食主義者。他平時飲食「膳無鮮腴,唯豆羹糲食而已」,有時「日止一食」,長期素食。由於米麵穀類、豆類等,是低脂肪,低膽固醇食物,可預防「富貴病」,故武帝晚年雖消瘦,但身體健康。
生活淫亂是歷代帝王短命的主要原因,但他信佛,更是遠離女色。很少為小事與人生氣,對貴族和官吏也都寬容。《梁書》載:「有一次朝中設宴,尚書蔡樽在座,蕭衍直呼其名,蔡樽不應聲。他有些生氣,於是改叫蔡尚書,蔡樽才放下筷子答應,覺得蕭衍不應以名喚他。但蕭衍並未動怒,也絲毫無報復之心。」
梁武帝興趣、愛好廣泛,且有相當高的水準。他的詩:「洛陽女兒名莫愁」等佳句至今傳誦;他的書法,草書、隸書造詣都深;同時,棋藝超群,他在《圍棋賦》中說:「君子以之遊神,先達以之安思,盡有戲之要道,窮情理之奧祕。」
梁武帝的興趣愛好,充實了生活,解脫了憂愁,陶冶了性情,寬舒了心胸,從而使他壽又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