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恆溫的愛】記憶裡的重返

蔡學文 |2010.07.28
830觀看次
字級

 上星期,開始臨床醫學課程。通知在醫院病理大樓十二樓的討論室集合時,我完全沒有意會到,那已然淡出的一整落記憶,會再度出現。直到獨自搭乘電梯上升,直到電梯緩緩靜止,直到門板突然向兩邊抽離,空出一片風景,我才愕然發覺,其實,那些記憶何嘗撤退,只是被一層又一層的新生活草草掩蓋,一陣風吹,荒煙散開蔓草向兩側傾倒,記憶又浮現眼前。

三年前,在十二樓待了月餘,已記不真切那個時候,其實,彼時心紛亂如麻,又怎能說得明白……留在腦海的,都是曾經過眼的影像,因為反覆,成了記憶的根柢。

住在雙人病房,床邊是一面好大的窗,可以看見積木般的樓房。有時天氣晴朗,藍天和白雲有著巨大的色差和清晰邊界。帶來的玻璃花器放在床頭小木桌上,養著媽最愛的白色香水百合,清澈的水面被玻璃內壁向上拉成一抹微笑的弧度。陽光滑過窗面,斜斜地曬著病房內微涼的空間,白色小木桌和百合花反射著溫潤的柔光。

有時天色灰黯,天空被壓得低低的,窗外那座城堡狀建築的塔頂彷彿就要刺穿雲層。即便如此也不想開燈,任由病房內的色調和窗外的世界溶成一片。

一個異常清晰的影像,是聖帕颱風侵台的那幾天,和媽待在病房,看著暴雨被陣陣狂風操控著衝撞窗玻璃。因為身處十二樓,幾乎和雲同高,有次雨勢較歇,目睹碩大的雲塊因風迎面而來,然後緊迫地越過頭頂,感覺非常奇異。媽披著那條有著紅黑色塊的披肩,還有交替出現的那幾件衣褲,背影嵌在模糊潮濕的窗景中,顯得太靠近太清晰。

當時印下的記憶,其實,都是媽的身影,還有日復一日的空間背景。記得第一天辦住院,人群穿梭,遠方的面孔閃動,不變的只有距離我最近的爸媽、叔叔。

常和媽一起去地下商店街,買超商裡的西雅圖黑咖啡,再自己加鮮奶和代糖。每天,我從電梯內的鏡子,看見自己和媽的身影並列著靜止在鏡中,對著彼此的鏡像。那笑容那樣地清晰,每當我面對她,相同的笑容,一次又一次地植入我的視線。

還有另一種表情,媽沉睡的面容。一個月,媽都留在病房陪我,睡在靠在窗下那張,小到無法翻身的摺疊床。當窗外已成一片黑幕,點綴著照不進室內的點點燈火,我就著小燈看書,抬起視線,便看見蜷縮在摺疊床上的媽。怕冷的她手腳都裹在大紅色的毛毯裡,僅露出面孔和斑白頭髮。看向媽熟睡的臉,她的眉間總蜷縮著,兩頰的皮膚也很少舒展,在衰弱的燈光下,顯得很暗很深。

那一個月裡,有個不離不棄的身影,任憑周遭的景色更迭,總定定地留在視線裡頭。不論是麥當勞,醫院的走廊,還是好多個湖邊散步的傍晚,被天光調合成紫藍色的湖面和榕樹細緻的剪影,媽都是記憶畫面的一部分。

但那些畫面,已然被藏進腦海深處。兩年半來,我獨自在醫院轉車,行走於醫院大廳和走廊間、繞到超商看雜誌等久久才來的校車……。那些場景都被新疊上去的生活取代,不再有接通記憶的力量。

可是,那個下午,電梯在十二樓打開的瞬間,一切以決然無法抵抗的姿態接掌了我的視線。跨出電梯門,經過那間雙人病房的門前,看見窗外的天空和市鎮,依然如記憶中一般,心中瞬間有種突刺感覺擴散開來。

沿著迴廊走去,看見飲水機,眼前浮現媽用保溫瓶裝熱開水的影像,走進洗衣間,看見媽把我的衣服洗淨、烘乾……。看見她望向我的表情———那恆常的微笑 ——突然覺得好不捨,不捨那一段時間以來,她總隱忍著自己心中的傷痕,讓我看見最淡也最美的笑容。

重新走一次多年前踏過的步伐,再次回到那間含納過好多背影和表情的病房。我靜靜地佇立門前,在來不及抹去淚水的同時,雙手合十,低頭誦念佛號,心中充滿感激。感激那些記憶始終沒有離開,並在我以為已經遺忘的時候,以一種澹然卻無比溫暖的氛圍提醒自己,其實,我們並不是孤獨一人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