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定的境界有退、護、住、進四分,今依序說明:
退分
退分,分為一、修學禪定中自然的退失,二、接觸因緣而退失。因緣亦分內、外兩種:(1)接觸外緣而退失:於二十五諸方便中,不善調伏,如:呵五欲,不能棄除對外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五塵的欲望,容易退失禪定力。(2)因內在因緣而退失:於靜心中,生起三障(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)、四魔(陰魔、欲魔、死魔、天魔),而生憂悲愛染。退失之後,或精進修持能再獲得禪定,或修習但已無法再獲得禪定,這兩種情況都會發生。
護分
護分,善以內、外方便來調伏自心,維護禪定,而不讓禪定散失。
住分
住分,或因能善護其心,所以於禪定中安隱、不會散失,或能於禪定中任運自住,即是住分。
進分
進分:或因禪定中「任運」自在而升進,或於禪定中「精勤策力」而升進,各有橫豎;並且在橫豎中各有漸、頓。若從欲界定、未到地定、初禪等,一一而進,是名「漸進」;若同一時間中具足,是名「頓進」。十六特勝、通明禪,品品依序而發,是名「橫漸」;一時俱發,是名「橫頓」。又,於四分,分分皆有四分;如《次第禪門》中說:「證初禪時,有四種人根性不同:一者退分,二者住分,三者進分,四者達分。見下表:

以下,說明進入初禪時之八觸及十功德支:
(一)初禪發相─八觸─明觸外發
從欲界定進入初禪前之未到定,漸漸覺身心虛寂,內不見身相,外不見一切物,或經一日,乃至一月、一年,定心不壞。於此定中,即覺得身心微微然運運而動,或發動、痒、輕、重、冷、煖、澀、滑等八觸。有人說:禪定中心念微細,欲界身要轉成色界的淨色身,故有觸相。例如:欲界的六根轉成清淨色,定中即有見聞的作用。若依此義推想,此八觸是從外來的。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