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業人類根本 以行動固本培元

杭東(台北市/農業研究員) |2010.07.26
677觀看次
字級

日本NHK電視台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,曾來台做採訪報導,發現政府拿不出農業對策,結論是「台灣農業完蛋了,日本千萬不要步上後塵」,想不到台灣農業和農民非僅弱勢,更已邊緣化了,連「農村再生」計畫,也被視為「滅農計畫」,農民更被掃地出門。

往昔台灣引以為傲的農村建設、精緻農業,今天都泡沫化了,這是披著專家外衣的官僚們,失去了對農業的尊敬、對農村土地的關懷及對農民的愛心造成的,而「還我土地正義」的抗爭和民怨,當局和高層卻未能省悟,依然圖以「大化小化無」的模式處理,最後竟欲以「換地」補償了事,令人錯愕。

其實大埔事件不是個案,目前全台已有九個地區,被徵收土地超過一千公頃,民眾紛紛組自救會,維護居住權與生存權,在學者的眼中,農再條例中的「農村再生發展區」是一種圈地行為,農田若被作為再生發展區,地方政府就可援用土地徵收條例,強制徵收農民土地,讓財團、地方勢力進入,使農業蒙受重大損失,包括糧食自給率下降,及自然生態、文化衝擊等。

而且「農村再生條例」幾乎是硬體建設,只不過是把農村變成觀光區,並非真正關照農民。目前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農產滯銷、產銷遭層層剝削及年輕人口外流,但條例未見政府拿出具體解決辦法。

再者,農委會在大埔事件中,未見站出來捍衛農業、農地、農民,直到怪手挖田毀稻的紀錄片在網路傳播,環境生態、勞工、原住民等社運團體串聯,及農民在總統府前抗議,民眾紛紛同情農民處境後,當局才重視,有了亡羊補牢,但農委會功能何在?

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異、經濟如何發展,農業仍是人類的根本,自應固本培元,政府應該正視農民需求,立即停止容易產生政商掛鉤的開發模式及徵收,並立即修改土地徵收條例及相關法令,召開全國農業與土地會議,尋求如何振興與活化農業農村、鼓勵青年世代返鄉務農、建立老農經驗傳承機制、農村社區照顧體系等興革良方,及訂定「農業基本法」,以行動落實,始能使農業振衰起敝。

杭東(台北市/農業研究員)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