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月一日起,台北市老舊中低層建物擴大辦理都市更新政策即將實施,市政府說,若因「權利變換」經六成以上住戶同意改建,不同意改建的「釘子戶」在必要時,可強制拆除,市政府說,「釘子戶」多半是價錢談不攏的緣故,還舉例有些人開價過高不合情理。
「協議合建」必須經過所有住戶同意,比較沒有問題,主要的問題在「權利變換」上。
雖說三十年以上的住宅就能申請都更,但由於住戶對自己房產的態度不同,或許有些人覺得並不想透過都更的「權利變換」,讓自己中低層建物改建成大型集合住宅,即便改建後能分到較多坪數的房子
筆者曾住過敦化南路底的老舊中低層住宅,就有鄰近空地的建商詢問要不要合併,改建成大型豪宅,被住戶投票否定了,原因就是住戶希望保留中低層、少住戶的型態。
此外,「權利變換」的六成住戶同意這項條款,有一個相當弔詭之處,那就是並非由原住戶的六成投票同意,而是將來完成開發案後的六成住戶同意,也就是說,可能發生建商將鄰近住宅買下,自己變成住戶,投一大堆同意票,成為假多數,加上不同意的住宅很可能處於新建案最精華核心區,建商非取得不可,結果便成為可強制拆除的「釘子戶」。
從目前態勢來看,北市府為了美化市容,以獎勵容積率鼓勵都更,似乎默許急著想進場的建商,以大多數住戶同意「權利變換」,迫使少數不願改建的住戶屈服,但或許市府不了解,拒絕接受的住戶開出高價,就是為了回絕建商,並非貪圖金錢。
就某種程度上來說,透過都更條例「權利變換」取得的改建資格,和不同意強制徵收農地的農民,被地方政府依法行政(大多數已同意,應服從多數)強制徵收相同,這種多數暴力很可能透過都更條例的「權利變換」粗暴上演,這樣的都更發展態勢讓人擔憂,電視劇裡黑心建商違法威脅住戶的行徑,很可能隨都更每天上演。
台北市都更條例將是近年來最大的財產重分配案,而且還是由政府主導,但有對財團與建商護航之虞,而更後的新豪宅,很可能進一步加劇房價飆高,一般百姓更買不起,況且,未來百姓想住中低層小型集合住宅的基本人權,恐怕也蕩然無存。
健次(北縣新店/文字工作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