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在此垂釣 姚仁祿的創意
一九七二年,在丹麥哥本哈根教書的那段日子,
誘發了我這樣的嚮往││
嚮往 在我所居住的東方城市裡,
也會出現充滿人文氣息的空間,
可以自在地靜思、閱讀、談話、品飲與學習。
二○○○年六月,這個蘊藏了三十年的夢想, 透過姚仁祿大師的設計
在台北松江路的93巷走出了第一步!
那就是:「人文空間」的誕生。
二○○六年四月,在同一幢小樓,
又出現了「人文天井」(二樓)的驚艷。
「井」象徵知識的泉源,從低處湧現;
「天」象徵仰望的穹蒼,往高處探索。
這裡是一小座沒有堡壘的書城,
一小方沒有設防的淨土:
自由閱讀與相互交集,
自我沈澱與腦力激盪。
姚仁祿先生的巧思與創意,
隱藏在每一個角落,
閃爍在每一個角度,
品味他的設計,就融入了無限的閱讀世界。
「智者在此垂釣」,是設計大師的構思;
「學者在此思索」,是「人文天井」的低語。 —2006.4.22台北
高希均讀書
當中真有顏如玉、黃金屋
高希均愛讀書,他甚至出了一本書,書名就叫《閱讀救自己》。高希均好讀書,印證了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」、「書中自有顏如玉」的古諺;當年他就讀中興大學,非常用功,成績好,因而獲得一本非常喜愛卻買不起的書,當時定價一百八十元,相當於一年的校舍住宿費;又因為擔任一份校內雜誌的主編,有一位東海大學的女生投稿,連登兩期,約了見面,結果娶得「顏如玉」──夫人劉麗安,今年正是兩人結婚50周年。高希均還說,看書有了學問自能帶來財富,在座大部分學者專家都是靠讀書才得到今天的地位。
人文教育薰陶下的十項特質
Ten Qualities of
a Liberally Educated Person
William Cronon 高希均譯
一、耐心地聽,並且聽到了別人在說什麼。
二、勤於閱讀且能體會其精華。
三、可以與任何人溝通,而不顯得外行。
四、可以寫得很清楚,且有說服力。
五、能解決生活周邊的疑惑與問題(從計算繳稅到電腦使用)。
六、重視「嚴謹」,不只是為嚴謹而嚴謹,而是尋求「真相」(或真理)的一種方法。
七、遵行彼此的尊重、寬容與自我批評。
八、自己清楚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把事情做對。留給下一代一個較美的地球。
九、培育以及授權周邊的人。
十、與外在世界有良好接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