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陶藝繪畫 瀚琳整理 |2010.07.25 語音朗讀 10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/瀚琳整理 圖/瀚琳、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「嗑牙樂-2010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」即日起到十月三十一日在鶯歌陶瓷博物館三樓展出。「國際陶藝會話」活動策展人,紐西蘭籍英裔的莫雅拉‧伊利歐女士,以「會話」為主題,邀得十七國、四十三位國際陶藝家,總共一百零五件作品,讓大眾在暑夏期間欣賞非凡的藝術饗宴。莫雅拉‧伊利歐說,陶藝創作與當代藝術的許多類型一樣,與其他藝術型態、歷史、哲學,及更廣的領域如工業生產、當代生活中的現行思維和生活面向皆能深刻交流,確切地說,是跟社會與文化作多元全方面的交流,在文字中即是大家所指稱的「會話」。她並提到,「會話」可做為一個實用的展覽基本論調,一個能被大家所了解的主題。當「會話」應用在藝術上,特別在陶藝上,容易與人對話;而要利用這個長久存於歷史的古典雅器做為創作的工具,則必須要用現代的手法來表現。陶土沒有固定的形式,也沒有固有的價值;然而陶土卻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主要媒介之一。台灣陳景亮 創作論述: 陳景亮說,「製陶是百分之八十的技術,加上百分之二十的藝術;不過後者才是最重要的。這製造出一種突———空有創意而無技術,你便做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。技術要能夠與創意取得平衡點。但假使你空有技術,那麼就只做得出工藝品了。」 陳景亮本身,加上他帶著對傳統的感情鏈結所作出的融合,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懷舊或搞怪,而是雕塑概念的集大成,是技巧的展現與對萬物終將一死的深刻提醒。他的作品是在藝術家與材質之間、過去與未來之間、真實與幻象之間的一場強而有力的對話。《小學的回憶》中高溫陶土2010,4組,桌子66×60×44公分,椅子61×40×36公分英國伯明罕卡羅‧麥克尼可創作論述:人們總是認為,卡羅的作品就像棲息在住家空間裡似的。它們大部分是用注漿的方式製成,而注漿成形是一種工業生產的製程,通常用在製造大規模生產的茶几或小藝品上。卡羅所有的作品都具有實用的功能。她想做的是能夠為人所用的東西。她認為,自從二十世紀中開始,藝術家們似乎認為,住家之於藝術,已經不再是個合宜的場域。而她個人對於扭轉這股潮流充滿興趣。 作品之一的《在牛津街購物》(Shopping in Oxford St.)這件作品是水果盤,是她與羅伯特‧瑪士登(Robert Marsden)共同創作的作品,羅伯特負責金屬支架的製作,造形靈感來自在諾丁山嘉年華會與牛津街上觀察到的人群。 櫥櫃的創作受到洛可可式壁架啟發,上面裝飾著都會生活的剪影,包括一些拍攝「停止加薩戰火」示威活動的海報。她喜歡櫥櫃經過人們使用後便隨之改變面貌的概念,對她來說,只要人們一直使用,就能讓東西一直活著。水壺與杯具隸屬於創作,具娛樂性質餐具的計畫的一部分,而這項計畫仍在持續進行中。《在牛津街購物》中溫陶土、圖案轉印青銅支架由羅伯特‧瑪士登製作 2008,28×40×44公分紐西蘭吉米‧庫柏創作論述: 這件裝置作品以小型塑像的表現手法,重新造訪一個豐饒富裕、無約束的年代;那是當嬰兒潮世代生存在一個充斥著疏離感的世界,卻又衷心追尋著精神慰藉與存在目的的年代。 在那樣的氛圍下,音樂與音樂家成為這個多采多姿,反正統文化群體的發言人,而音樂家更是成了神話的化身,具有神性的地位。 除了是對那個時代的經典唱片封面致敬之外,吉米也藉此將在鶯歌駐村經驗對他的影響,一起編織在作品中,重新探訪歷史那一段充滿童話般、甜美承諾的烏托邦理想。 吉米‧庫伯在鶯歌陶瓷博物館駐村半年,共創作了520件陶瓷藝品,他走訪鶯歌附近街道,將風俗民情、所見所聞,各行各業的臉譜,完全展現在這次的陶瓷創作中,色彩豐富、生動有趣且栩栩如生。澳洲麥可‧杜蘭創作論述:麥可的創作受到大眾文化的啟發,並在玩具世界發現了表達的方式,童年的意象在此解構、建構。作品在裝置的形式上,是刻意為引導成年觀者所設計的,讓他們能像個孩子一樣,進入這個玩具的世界。在某些作品中,有一項最主要的特徵是,其高度光滑反光的表面處理,這種鏡面般的處理手法,將迫使觀者主動親近地去與作品交流,如此一來,人們便會在鏡中看到自己變形的身影。其他作品則有著人造絨毛的表面,以及高度豔麗的色彩,這是為了消弭觀者的不安,只是,一如總是搭配著童年記憶的旁白也提醒著人們,在薄弱的糖衣下經常隱藏著現實的殘酷。作品企圖探討身處在這個世界中--在此指的則是麥可所營造出的玩具世界--人們該如何內觀自省。《兔子之家》中低溫陶土、白金金屬閃光釉2008,47×43×55公分 前一篇文章 拼布世界 找回童心 下一篇文章 設計的初心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.07.0602培養裁判、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.07.0403【光影紀事】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.07.0404【老師的話】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.07.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.07.0706【生活智人140】「愛自然」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.07.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.07.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.07.0409社論--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.07.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.07.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