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講師的弘法分享

陳昭良 |2010.07.25
1644觀看次
字級

隨著佛教發展的國際化,因應現代人間佛教的需要,僅憑法師在世界各地弘法已不敷所需,而在家信眾中亦不乏學養豐富之士,星雲大師乃於一九九三年十月首創國際佛光會「檀講師」制度,以人間化、現代化的佛教理念,鼓勵在家居士與出家僧眾共同擔負起弘揚佛法的神聖使命,以在家居士之身,在社會各階層中宣說佛法,利益廣大群眾。

來自全台各地的九百位民眾,七月十八日至佛光山參加福慧共修會,由鍾茂松檀教師主持,帶領廖素玉、吳欽杉、蕭麗歡、黃明侃、孫娟娟等五位檀講師,與大眾分享心得。

鍾茂松首先說明,「檀」是指「檀那」,即護法信徒之義,透過檀講師制度,讓居士也能參與講說佛法的觀念,點亮大眾心中的燈塔,引領走出茫茫大海,遠離無明、認清無常。

說學逗唱 廖素玉檀講師

「佛法要在生活當中學、生活當中求。」廖素玉以三好運動及〈師父頌〉為題,運用帶動唱團康知識,帶領大眾一起體會「說學逗唱」,藉由肢體語言強化三好運動的印象,並透過歌詞認識星雲大師。她表示,透過演講不斷學習,因為教學才能相長,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觀機逗教、教唱音樂來度化不同眾生。

另類財富 吳欽杉檀講師

財務經歷專才的吳欽杉,教導大家如何理財,指出人的一生當中,有樣東西缺少了就會不自在,但有了它就很自在,那就是「財」。

他認為「財富」可以擴大定位為健康的身體、清淨的心靈、圓融的關係、夠用的錢財等四種,讓好習慣多於壞習慣以建立健康,守戒律行三好而清淨心靈,尊重包容別人而獲圓融關係,辛勤耕耘才能賺取淨財。

吳欽衫表示:我們真正需要的比想要的少很多,錢要用得很有智慧,自然有夠用的錢財。並以不曾聽過因布施而變窮的例子,勉勵大眾把種植「佛陀紀念館」這塊福田,想像將來可以與大眾結下深厚善緣,就會滿心歡喜。

隨時接招 蕭麗歡檀講師

有「校園公主」封號的蕭麗歡表示,在佛光會每個人都可以擔任檀講師,學習的管道也很多,因為有佛光山當「靠山」,自然有很多的書籍和課程可以大量學習,尤其以《人間福報》作為資料庫,每天認真閱讀、剪報,將資料集結成冊,當受邀演講時,整合與主題有關的福報資料,再成一篇文章,自然可以隨時接招講演。

閱讀福報也能自覺行佛,透過他人的不同觀點幫助自覺,更鼓勵大家勇於推廣《人間福報》這份好報,當下更是行佛的表現。

蕭麗歡亦分享多年的校園演講點滴,並表示擔任檀講師有甘有苦,但收穫最大的是自己,不但日子充實,人生也非常精彩。

修持內心 黃明侃檀講師

「星雲大師把福慧共修會給了我們,讓我們在此修福修慧,以三好、四給把內心修好。」黃明侃以「狐狸吃果子」的故事,譬喻貪瞋癡是內心的狐狸,時常在人生當中追求一場空一場夢,部分的年輕人也是像故事中的狐狸一樣,因為貪圖物質享受,甚至將信用卡刷爆,讓個人信用付之一炬。他期勉大眾生活當中要有智慧,往檀講師領域邁進,相信會在這個領域學習很多。

幸福人生 孫娟娟檀講師

孫娟娟分享自己在修行路上的心得,如何化解婆婆因不了解而產生誤解等,透過檀講師一職是為眾生而學習,也藉著演講與大家廣結善緣。她感受到在修行路上,人和人之間的相處,應該是要幸福、歡喜、和諧的,正如星雲大師所說:「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,你就要有一顆平和的心。」因此,不管任何情境來臨,能否和諧、快樂,就看我們的心怎麼去想。

鍾茂松最後指出,「自在」是我們學佛、修行人最重要的課題,檀講師時常在國內外道場演講,心也要自在,才能扮演不同角色,適應眾生。並以「走過、路過福慧家園,千萬不要錯過福慧 !」來勉勵與會大眾,希望大家有空常回到福慧家園修福修慧,將福德跟智慧留給子孫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