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台中訊】陳朝琴於五年前的母親節前夕發起成立「家扶助養站」,從開創時的十二人,至今已有林文英、林繼明、楊麗芳等五十二位媽媽,累計每月一萬多元的助養費,定期捐給家扶幫助貧童。她打趣說,沒想到這群人竟有如此恆心毅力,將「婆婆媽媽」的本事發揮淋漓盡致。
這群媽媽們當時因為孩子讀同一所幼稚園,學校辦跳蚤市場將義賣所得捐贈給家扶中心,因而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家扶,決定發揮助人的精神,共同發起成立「康乃馨家扶助養站」。
她們剛成立時,只單純想幫助貧童,那時擔任家長會長的陳朝琴回憶說,因為希望能與小孩子共同做公益活動,但又不想造成負擔,經討論結果,決定一個月只要三百元「助養費」,結果每個小孩都興高采烈投入且表現積極。
當時這群媽媽的小孩只有幼稚園大班,現在都已經國小五年級了,她們共同聚會的話題,除了小孩外還多了一個「家扶」,不僅小孩是「家扶快樂助養人」,至今家長幾乎都加入助養行列,甚至也影響到小朋友的同學也來做快樂助養人。
平時負責召集聯絡收款的林文英,通知收助養費已成為她每個月的要事,收了款交給家扶工作員核對開立收據,甚至哪個人臨時沒法來參加聚會,她都一一拜訪,也將大家的問候之意轉達,並傳遞家扶的最新消息。
她說,這群「康乃馨家扶助養人」平時忙於家庭和工作,但每月挪出兩小時聚一起,是最快樂的時光,因協助家扶做公益,使人生更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