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台北訊】基測二測的寫作測驗「那一次,我自己做決定」,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考生級分完全相同,誤差一級分內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九。有考生寫父母離異的兩難,還有人寫就讀公立或私立國中兩難,都拿到六級分高分。
閱卷核心委員、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曾昭旭也發現,不少考生時間掌握不好,文章才寫一半,還沒做決定就下課了,結果只能拿零級分。還有考生寫懷孕墮胎的抉擇,讓他很驚訝,但文章精采,不管內容是真是假,還是給六級分。
曾昭旭表示,兩次國中基測寫作測驗的類型相似,都希望考生能從生活經驗發揮,但文章要能加以議論,才能拿高分。閱卷也發現,絕大多數國中畢業生,從小到大幾乎沒有自己做決定,都是爸爸媽媽替他做決定。
有篇選材特殊的佳作,寫的是父母離異。做兒子的不知道要跟爸爸或是媽媽,陷於掙扎對立。考生在首段,用「原本和諧的琴瑟出現了雜音;原本至死的宣示出現了裂痕」,並自比為「琴瑟的調音師」、「和約的修復者」。
文章最後,考生的選擇也出人意外。曾昭旭說,考生不能阻止父母離婚,最後結尾:「我兩個都愛,我兩個都要,報恩之時,我要兩個一起報達(達字錯,應為答)」,雖然文章有錯字,但感情抒發非常有張力,組織結構、起承轉合也很好,拿到六級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