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綜合外電報導】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一所知名的腦部影像中心,在美國聯邦官員再三批評對病人施打未通過純度測試的顯影劑後,已暫停部分醫學研究。
美國「食品暨藥物管理局」(FDA)在一連串調查中發現,該中心未能修正實驗性藥物的製造程序,這些藥物用來注射在精神病患,協助捕捉腦部活動影像。
二○○八年十二月,FDA駐紐約辦公室就致函警告該中心,指這個問題至少可追溯到二○○四年。信中提及該中心一連串違規事件,包括未駁回未通過純度測試的藥物。這些藥物施打在接受正子攝影(PET)腦部掃描的病患身上。
哥大醫學中心十七日透過美聯社發表聲明指出,已經針對製藥的柯瑞奇曼正子攝影中心)實驗室進行整頓。
聲明指出,應FDA要求的內部調查結果顯示,「沒有證據顯示有病患受害」,不過該中心進行改革期間,所有跟藥物製造相關的活動都暫停。
哥大醫學中心研究部門執行副總裁赫許說:「我們承認實驗室製藥過程和記錄保存等方面,有嚴重的品管缺失。」
赫許說:「這是為何我們正徹底整頓實驗室管理和運作,以回應FDA的原因。在新主管領導下恢復的製藥過程,會符合最嚴格標準,確保這些藥品的品質。」
這個問題最早由《紐約時報》於十六日率先報導。
哥大表示,正子攝影中心在整頓期間還是保持運作,病患仍可接受治療。
該中心的問題出在注射進病患腦部以協助捕捉影像的(同位素定位)顯影劑。
這種顯影劑對病患不該有任何影響,而且會快速降解。由於這種顯影劑降解速度太快,影像中心大多必須自行製造,無法向外採購。製造程序受FDA嚴格規範。
但是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分子影像計畫的精神科醫師諾邁斯特說,全美各地的正子攝影中心,經常在病患都已經躺在病床上,即注射前幾分鐘,才進行顯影劑的消毒和純度測試。
他說,測試顯示這些顯影劑大約有百分之一到三的雜質,幾乎不可能不知情。
諾邁斯特說,如果使用不純的顯影劑,任何研究結果品質都會受影響,病人健康也會難以預期,包括引發過敏或憂鬱症惡化。「雖然不是說你在害死病人,但是你可能讓病患暴露在不同程度的危險中。」
除了這個問題,FDA對哥大的其他批評還包括未設定適當的消毒測試、紀錄保存不佳、訓練失當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