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揚州講壇】經濟生活新面貌經濟生活新面貌

講述者/柴松林 整理報導/人間社記者桂國  |2010.07.18
1113觀看次
字級

髮如雪,一顆關懷社會的心卻還是那麼熾熱。七月三日下午,被譽為「臺灣的良心」統計學家柴松林教授再度登上鑑真圖書館「揚州講壇」,主講《經濟生活新面貌》。

今天所講的經濟生活就是指一般人過日子的生活,不是經濟學家所講的經濟理論,也不是經濟國策。我們生產產品,消費花錢,怎麼用才能讓自己的身心健康?  

現代社會 經濟大不同   

現代社會和傳統社會的經濟不同,這些不同點有很多方面,家庭功能正在削弱,在原始社會,階級是固定的,現在,社會人靠自己的能力和興趣,尋找著最適合自己的行業,努力的時候,還會向上升。這也出現了傳統社會看不見的結果,家庭的功能在改變。      

現在,我們的所得比以前多了,但是還是覺得錢不夠用。因為家庭的功能消失了,原本可以家庭成員互相幫助,一人失業了,可以依靠兄弟姐妹;現在,家屬網幾乎不存在,立於孤獨的狀態,使人心生恐懼,擔心不已。傳統社會,人們失掉了工作,大都歸咎於個人的原因,今天的社會,失去了工作,很可能是工廠倒閉等外部因素。現代人大都「二十四小時待命」,因為可能睡到半夜,哪個地方告訴你股票崩盤了。

環境主義 應運而生   

現代社會建立了社會安全制度。一個人生了小孩,無法照顧,社會設立了托兒所,還提倡免費的教育,失業了,有失業救濟金……。

人們為什麼努力工作?亞當‧斯密的《國富論》被人認為是資本主義的「聖經」。但是,我們不要忘了他是一位道德哲學教授,在此之前出過《道德情操論》。

貧富差距造成了不公,接著,出現了社會主義,關注大眾,提倡合理分配。二戰結束以來,人類享受了很長時間的和平,需求的欲望不斷上升,消費了很多資源,也造成環境被破壞。我們這代人無權剝奪下一代人美好生活,於是,形成了一種新的思想———環境主義:節制欲望,不要光圖方便。揚州就是環境主義的城市。

天上會下雨,但是不會掉錢。  

現在最有錢的比爾‧蓋茲,他有頭腦,是用創新和智慧賺到錢的。但是,創新不一定成功,所以有一定風險。

過去科學家研究,賺錢第一靠智慧,第二是靠責任,承擔責任大的人收入高,第三個是風險。信任則是一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。說話不算數,吹得再天花亂墜,也沒有人跟你交往。山川易變,但是養成的高尚品格永恆不變。誠實平等待人,尊敬他人,言語溫和;一個不願意關懷旁人的人,別人也不關懷你。第四個要素就是要有豐富的經驗,這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。   

要形成「綠色消費」

具備這些條件賺到了錢,我們該怎樣算我們的所得?可計量的所得———貨幣或準貨幣(如股票)、物質的所得,比如他人免費提供的午餐,有車免費坐……還有某一種叫無形的。人類真正得到的往往是無形的,比如說是健康。一個在游泳場做教練的人,下班後就不必再找時間運動了。我小孩曾問我,暑假到那裡打工最好?我說公園解說員啊。那裏風景好,下雨天,沒什麼人,還可以自己讀書。

更大的所得,是理想的實現。我一生沒賺多少錢,也沒有什麼地位,但是我卻覺得活得有意義。四十年前,在台灣宣導環境保護,當時只有挫折,我的行為被認為是阻礙經濟發展,這是個很大的問題。但是,我很快樂,看到後來人們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,環保組織越來越多。理想的所得,也是沒有辦法計量的。

消費者是很有能力的人,可以對人平等,對萬事萬物平等。消費者不要覺得自己是任人宰割的,而應該是最有力量的。購買權在我們的手中。花錢是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。

進步的消費觀,一是,減量,能不買就不買;二是,重複,不要買易扔的物品;三是,再生,這種材料沒有了,子孫怎麼辦;四是,經濟,用材少,能用機器能就不用化學能;五是,生態,一定要問用什麼材料生產的,有沒有造成什麼汙染;六是,平等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