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馬來西亞心靈講座》行三好 就是觀世音慈悲精神

文玲 |2010.07.15
907觀看次
字級


佛光山永文法師(左)、馬來西亞佛光山監寺滿慧法師(中)和總住持覺誠法師,在大馬星洲日報總社禮堂,侃侃而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。圖/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


【人間社記者文玲八打靈報導】馬來西亞星洲日報、馬來西亞佛光山、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和《普門》雜誌舉辦的心靈講座,八日邀請佛光山永文法師、佛光山馬來西亞總住持覺誠法師及監寺滿慧法師,在八打靈星洲日報總社禮堂,舉行「觀自在的慈悲、智慧與靈感」座談會,討論觀音信仰,逾三百人與會。

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渡人舟」的觀音信仰在華人社會是婦孺皆知。觀世音代表慈悲,但慈悲不是同情,也不是一時的。永文法師引用《普門品》經文:「真觀清淨觀,廣大智慧觀,悲觀及慈觀,常願常瞻仰。」指出從真觀與清淨觀來觀眾生,以大慈悲、大智慧行救濟,才是真正慈悲。

永文法師強調,當遇見乞丐或假和尚在托缽,猶豫是否要布施、捐錢時,就必須要了解「慈悲」背後的真正意義。

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受具足戒後,有一段時間記憶不好,每天在繁忙的寺務工作後,都虔誠地禮拜觀世音菩薩,祈求智慧並誦念「悉發菩提心,蓮花遍地生,弟子心朦朧,禮拜觀世音,求聰明拜智慧,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」,慢慢地,大師的記憶又逐漸恢復了。

永文法師說明,因為在拜觀世音菩薩時,我們有求好的心,在拜的時候,我們專注當下,不斷地告訴自己是有智慧的;如此,反覆地把善語傳輸到大腦,這是一個能量的聚集,逐漸讓自己增長了智慧。

滿慧法師也與大眾分享俗家母親虔誠禮拜觀世音菩薩的事蹟,滿慧法師的母親目不識丁,卻精進拜懺,為家庭成員祈求平安,讓滿慧法師的哥哥安全度過一次又一次苦厄,如此,因著母親的虔誠,一家人在信仰上找到平靜,在生活上中得到平安。

覺誠法師也說,大家必須學習用「慧眼」看天下,再進一步用「法眼」看天下。如經文提到「無垢清淨光,慧日破諸闇,能伏災風火,普明照世間。」以法眼看世界,不會被眼前的欲望而迷惑,破除黑暗、貪嗔癡三毒,才能看到真正的光明。

永文法師回答民眾「如何做個日日觀音」的問題,指出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就是在貫徹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。

熱門新聞
訂閱電子報
台北市 天氣預報  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

《人間福報》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,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,乃以推動祥和社會、淨化人心為職志,以關懷人類福祉、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,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、廣度與深度,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;強調內容溫馨、健康、益智、環保,不八卦、不加料、不阿諛,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,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、延續宇宙無窮慧命,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。自許成為「社會的一道光明」的《人間福報》任重而道遠,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「傳播人間善因善緣」的理念之際,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,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,具體實現「人間有福報,福報滿人間」的目標。
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:70470026

 
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人間福報 www.merit-times.com.tw
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