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報嘉義訊】中醫在一年陽氣最盛「三伏天」治氣喘、過敏性鼻炎的「三伏貼」,署立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許維宏,花四年時間,以四十名過敏性鼻炎患者做試驗,證實對打噴嚏等症狀療效顯著,研究論文,國內首次發表在美國傳統中醫雜誌期刊AJCM及SCI等兩項國際醫學期刊。
許維宏指出,「三伏」是在二十四節氣小暑到立秋,是一年最炎熱、陽氣最盛時。「三伏天」正確算法,每年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「初伏」;第四個庚日「中伏」;立秋後第一個庚日「末伏」。按此算法今年三伏天,分別在七月十九、二十九日,八月八日。
三伏貼是在三伏天時,於患者背部治哮喘穴位,貼上化痰定喘中藥,減緩氣喘過敏發作。三伏貼屬中藥穴位貼敷療法,是中醫冬病夏治觀念,利用炎熱時節,在穴位敷上特製藥膏,達防病、治病的效果。現在使用貼布,穴位多又能減緩不適。
許維宏說,秋冬季節,有氣喘、過敏性體質病人,受寒冷刺激易誘發嚴重過敏,病情發作出現噴嚏、咳嗽、胸悶、喘息等急性症狀,夏天症狀逐漸好轉,此時是改善體質良機,除學齡前兒童因皮膚嫩不宜做三伏貼,其餘年齡性別都適合。
中國醫藥大學碩士的許維宏,在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林昭庚指導下,與耳鼻喉科醫師合作,選四十名過敏性鼻炎患者試驗,分組採隨機、單盲、平行、對照RCT實驗設計。
一組用三伏貼,對照組不用,結果顯示,穴位貼敷對患者症狀,尤其是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子癢等療效顯著。若以生活品質量表評估療效,對患者健康狀況及生活活力都有明顯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