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法欠周詳 銀行雇員4個月最多領4.7萬元 室外勞工只有1100元
【本報綜合報導】夏季氣溫逐年增高,動輒高達攝氏三十四、三十五度,大陸地方政府決定上調高溫補貼,但因缺乏周詳的配套措施,使得這項行之有年的措施,仍被人民看衰,笑稱「高溫補貼」實則是「有高溫無補貼,有補貼無高溫」。
針對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戶外勞動者、工作環境無法降溫的室內勞動者,大陸當局皆要求雇主給予補貼,至於補貼標準則由各地方政府訂定,例如大陸十四個實施高溫補貼的省分,除了「火爐城市」重慶規定室內外氣溫皆要超過三十七度才給予補貼以外,各省均訂為露天三十五度、室內三十三度。
高溫津貼發放辦法基本分為兩種,一種是按照特定的月份發放,一種是按日補貼,不過由於監督執法軟弱,加上宣導不足,不少勞動者根本不知道有這項補貼,就算知情者也因怕丟飯碗而不敢舉報,另外,因欠缺詳細的規範,甚至造成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的白領也可領補貼,而且比在戶外工作的藍領多出數十倍。
網友指出,某家銀行規定,當月工作日若超過十五天遇三十五度以上高溫,高溫補貼多給一倍,折算下來,四個月炎炎夏日,最高可多領取人民幣一萬元(約新台幣四萬七千元),平均每月人民幣兩千五百元(約新台幣一萬一千元)。
與坐領高溫補貼實際卻在吹冷氣的「幸運兒」相比,農民工的補貼少得可憐,以補貼較多的北京市而言,室外露天作業人員的高溫津貼,本月起從每人每月不低於人民幣六十元,調高到不低於一百二十元;陝西工人的高溫補貼,每日只有人民幣兩元,連杯冷飲都買不起,四個月下來,約可領人民幣兩百四十元(約新台幣一千一百元)。
不僅如此,有很多農民工根本不知道高溫補貼的存在。一位湖南籍工人說,從來不知道有高溫停工或補貼,唯一的變化,就是工地食堂免費供應綠豆湯和涼開水。